志愿服务为韧性城市赋能聚力
2023年01月04日 0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4日总第2565期 作者:张丽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并明确提出“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利推手,志愿服务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新时代文明城市、韧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志愿服务倡导城市共同行动,协同链接市域内外资源,助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用真诚服务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彰显城市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人民之治”本色。志愿服务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结合,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相结合,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韧性城市发展新阶段新征程作出新贡献。

  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思想引领、社会认同、文化传承、文明倡导的优势,深入挖掘社会志愿潜力,实现个体互惠价值与城市空间韧性最大化,必须做到以下“三个优化”。

  优化志愿服务管理,顺应韧性城市建设需要。从当前志愿服务的发展现实来看,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供给能力,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志愿服务涉及范围广泛,志愿者来源不同、专业素质各异,难免出现志愿服务行动与韧性城市建设目标“脱嵌”。面对现代韧性城市建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必须优化志愿服务管理。一是加强建章立制。完善志愿者培训制度、志愿服务褒奖与回馈机制、志愿服务供需对接运行机制等,促进服务阵地常开、知识培训常讲、保障举措常有、服务平台常新,引导志愿服务在规范的城市框架体系下科学、有序进行。二是注重协同发展。适应市域风险“万变”,注重志愿服务“外塑形象”与“内强能力”并举,综合应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集中行动与分散行动相融通的方式,完善志愿服务的项目制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使志愿服务增益韧性城市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坚持规范有序。优化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建设,推进志愿服务的科学立法,将随机性志愿行为引入规范化轨道。四是强化监督管理。构建宣传、民政、共青团、妇联、工会、残联、关工委等部门合力发展志愿服务的监管机制,引入志愿服务行动的第三方监督,增强志愿服务协同指导、规划、统筹等风险防范能力,防止志愿服务叠床架屋问题,使志愿服务在市域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更加有力有为。

  优化志愿服务功能,激发韧性城市共建活力。加强志愿服务统筹配置功能,促进市域环境韧性、结构韧性、制度韧性等提升。一是突出统筹性。志愿服务融入并扎根城市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统筹线上线下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居民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邻里的温暖,实现社会层面的管理和个人层面的适应性生活与工作。二是突出指导性。志愿服务坚持互相信任、情感归属、助人自助、利益互通、协调合作等价值认同,强化“家国同构”责任感,以向上向善的自觉自愿之举协力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进而拓展韧性城市建设的参与面和参与度,促成“公助、自助、互助”共建韧性城市的良好局面。三是突出精准性。聚焦治理问题和城市需求,拉伸志愿服务的功能弹性,增强志愿服务供给的自主性、特色性和多样性,从志愿服务的项目、队伍、平台、机制等方面有效对接韧性城市治理各项工作,帮助实现社会资源与城市空间的高效匹配。四是突出共生性。科学研判城市面临的风险事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价值引领、道德塑造、矛盾化解、民生服务等作用,着力构建志愿服务在治安防控、应急救治、文明创建、社会纠纷化解、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全链路参与模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韧性城市共同体。

  优化志愿服务模式,助推韧性城市品牌打造。推进志愿服务的模式化,提高志愿服务的供给能力,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更加彰显韧性城市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艺术特色。一是打造特色志愿品牌。城市特色志愿品牌是繁荣发展人民文化事业的重要体现。创建契合韧性城市需求的志愿品牌,重塑社会志愿服务模式,将传统的离散服务、封闭式服务、物质扶助、定向定点服务、单一服务等方式转变为集中式服务、开放式服务、流动型服务、全方位服务,有效打破城市服务圈的边界,既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又充分链接社会资源,打造韧性城市建设样板。二是推动功能整合。坚持精神培育与文明实践双向发力,加强公益阵地建设,利用城市综合服务设施优化志愿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拓展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共享空间。通过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室”等标识,增强志愿服务的吸引力,让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收获好口碑、形成好典范,营造韧性城市最温暖、最友善、最感人的“正能量”情感氛围。三是加强推广运用。加大对项目化志愿服务的扶持和培育,以“支持一个、发展一个、培育一个”方式落实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化和内容化行动,促进志愿资源扩容和市域均衡布局,让志愿服务无缝嵌入韧性城市共同体,增强韧性城市的包容性、主动性和适应性,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治理能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志愿服务组织治理机制与能力建设研究”(20XGL021)、江西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政理论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志愿公益+’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SZ09)、2022年江西省教改课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融合式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龄社会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