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大城市的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
2022年11月23日 11: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3日第2536期  作者:司文晶 贺寨平

  特大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支撑点,探索特大城市的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实现区域共富,具有重要战略价值。2022年天津市社会学学会在社科联的支持下集中对该问题展开研究,11月5日,天津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组织承办了天津市社会学学会第七届青年论坛“特大城市社会建设与共同富裕的经验、理念与策略研讨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会议旨在搭建青年学人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吸引了众多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除天津青年学者之外,也吸引了全国各地十九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参与,总参会人员达180余人。

  在研讨会上,与会学者结合相关议题深入学习了二十大精神。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社会学应该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中国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作为超大城市,天津面临着与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相同或相近的社会问题,特别需要从社会学角度阐释特大城市社会建设和共同富裕的路径与机制。天津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可从深入推进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和活力释放,提升区域联合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合作纵深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大公共服务多元化和高质量供给,通过就业创业和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完善各类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强化重点领域联动发展机制这七个维度扎实推进京津冀区域共同富裕。此外,还应从危机治理、智慧城市、绿色城市、韧性社区、组织培育、志愿服务、家庭支持、弱势帮扶等角度入手,加强特大城市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

  追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传统。从《礼记》文本中对“大同”社会的构想,汉唐以来“民胞物与”的思想发展和共同体实践,再到1949年以来中国消除贫困的历史过程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均彰显出国人对共同富裕理想蓝图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创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助于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中国所构建的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应通过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缩小地区、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推动职业结构优化,确保中等收入群体不降级,提高财产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做好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确保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关注新近脱贫的贫困群体,给予创新创业者政策红利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与会学者多次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论述,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学者们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超越过去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路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历史意义。高质量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换言之,高质量发展在其经济目标之外,还包括高质量社会发展。高质量社会发展应遵循稳定与活力并重、福利与市场结合、平等与效率兼顾的基本行动原则,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高质量的消费和个人及家庭生活、广泛和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有效的社会治理、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五个方面入手,达成以下四个目标:一是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二是缩小差距,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平等;三是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整合;四是全面提高人的安全感。社会政策在高质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二十大精神与社会学学科发展之间的关联,与会学者认为,应从学科意识和学科创新、学术研究议题和涉及的社会发展领域三类旨趣进行理解与诠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时代化”要求则构成了国家不同阶段发展的新议程,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与发展,这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学者还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诸多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此次与会的青年学者坚持“两头吃透”“顶天立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将行动融入结构之中,为当前社会治理提供历史洞见,实践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天津师范大学应用社会学系)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