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运动的浪潮席卷中国社会,不少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映入人们眼帘。作为非遗十大门类的重要构成,传统技艺体现了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机巧和智慧,勾连起广大民众的人生记忆,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从“宅兹中国”的建筑营造到“衣被华夏”的缂丝织染,古老的工艺无不透露着和谐自然的形而上学,具体到当下的日常,诸如制茶、烹饪、造器等一众“手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流行起来,背后同样蕴含深刻的审美旨趣与道德规范。传统技艺有别于工业社会以来的大机器生产,是传承有序、以手工劳作为精髓的匠艺活动。然而,在如今非遗保护话语、文化产业变革以及互联网赋能的交互影响下,传统技艺的发生空间似乎正从社会的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大众建构出了一套关于传统技艺的消费伦理,也使得手工作坊、非遗展馆、视频网站成为当前最为典型的消费场景。而在它们展现各自运作逻辑的同时,传统技艺在中国社会的处境与前景也从中映现出来。
手艺作坊中的体验性消费
传统技艺最初的组织单位是家庭式作坊。前工业社会的技艺传承,一方面依赖单向的血缘关系进行代际间的传授,另一方面则靠着以父子纲常为核心的师徒制延续。“家”可以说是传统技艺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也是组织手艺作坊的最初形态。然而,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家庭式作坊逐渐凋敝。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描述了这一经过,“家庭手工业通过商业资本家提供的原材料进行生产,这些资本家以纯粹商业企业的方式控制生产过程。……如果原材料的供给不济,受到打击最为严重的是那些家庭手工业从业者,他们会暂时失业”。家庭式的生产方式在自由市场与机器生产中日渐瓦解。直到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召开的世界博览会上,当目睹到展柜中毫无生趣的流水线商品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传统技艺的独特价值,欧洲兴起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手艺作坊作为传统技艺的重要载体,被世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和传承单位,还是满足人们感官需求、情感慰藉、审美旨趣的地方。人们发现,传统技艺所蕴藏的体验性是可供消费的。
近年来,中国各地的手艺作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振兴,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中国非遗保护理念的进步,全社会意识到要强化传统技艺自身的造血能力。“生产性保护”便是要求将手艺作坊与传习所相融合,再以文旅结合的方式打造有地域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标识。在此理念催发下,各地的手艺作坊纷纷转型,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有的甚至在众多消费者追捧下,成为网红打卡的必选之地。然而,手艺作坊在吸引广大消费者驻足之际,一些传统技艺却在过度商业化中遭遇新问题。手艺作坊为了最大程度吸引观光客,只能选择在“游客凝视”中对传统技艺中的关键要素进行重构。尤其是在游客亲身参与的环节中,消费者体验被无穷地放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碎片化了技艺的本体,很多技艺在割裂与重组的过程中面临主题与风格丧失的窘境。个别手艺作坊不仅没有开展有序的传承,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非遗场馆中的认同感消费
传统技艺在历史上的维系普遍依靠劳动者的口传心授。在传统中国社会,“术”的绵延自成一体,有别于儒家经典书写的道统,而多为民间经营,不被庙堂正视。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技艺被视为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陆续被整理、记录和存档。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了特定的“共同体”(comunity)概念——既可指共同享有某一种文化资源的民族,也可指共同居住在某一文化地域的群体,非遗的重要意义便是能够给共同体带来持续感和认同感。基于上述规定,中国的非遗保护履约旨在布局更为开放、多元的博物馆,并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不同专题、门类的非遗场馆建设中。在博物馆潮流的冲击下,传统技艺门类的保护不再局限于记录与存档,而是将之开发为便于分享的文化景观。人们在非遗场馆内能够在规定的设计安排中了解传统技艺的文化价值,消费的是对于共同体的认同感。
观察现今的非遗场馆设计,传统技艺的博物馆化展示主要有实物陈列、影像播放和现场展演三种方式。实物陈列可以反映技艺中的物质性要素和痕迹片段,影像能够记录技艺的手法、工艺和流程,现场展演则属于创新,依靠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与交流互动。毋庸置疑,非遗场馆可以高效、系统地向受众展示传统技艺的面貌,但过度的博物馆化展示却并不利于传统技艺自身的健康发展。应当认识到,传统技艺蕴藏的机巧常常“不足为外人道也”,乃是经过长久劳动发现的秘诀,它的消费一旦被程式化,可能会导致技艺传承者本身的反思停滞,精益求精的驱动力减退。传承者只要将符合展馆口味的作品、经过剪辑处理的影像、表演性质的展示带到场馆,时间被大量占用的同时不再反复琢磨和改进工艺。在这个过程中,展馆和消费者双方大多不关心展示中技艺的长远发展,关注的只是展览的设计和安排是否催生了可供消费的认同感。
视频网站中的通俗态消费
一直以来,传统技艺的传播大多依靠在市场流通的产品。这些产品有着过硬的质量与优良的创意,一传十、十传百地形成品牌效应,以“老字号”的形式创立口碑。然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很多产品的生产周期难以匹配现代生活节奏,致使一些传统技艺的品牌效应缩减殆尽。当一些较为小众的传统技艺遭遇冲击之时,移动互联网媒介为之打开了重生之门。现如今的互联网生态中,一些视频网站发展成为传统技艺消费的重要场景,网站还营造了相关的自媒体虚拟社区,用于分享与观看传统技艺的用户彼此交流,使传统技艺的传承者、消费者以及周边产业的从业者实现了密切的联系。一个个赏心悦目、简单易懂的短视频作品或许可以令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焕发生机,甚至得到了大量“点赞”和转发。人们在视频网站中消费的是传统技艺的通俗态,而非复杂深刻的教学与讲解,短视频也更加符合大众的阅读方式。
传统技艺的短视频消费如今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标签化的内容组织,短视频可以通过文字、配乐、背景等多种方式营造目标受众喜欢的风格,并给相应的传统技艺贴上诸如田园、宫廷、市井等文化标识;二是快节奏的表现形式,展示技艺的视频长则十分钟、短则几十秒,这种短时间、高频率的视听输出,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休闲与分享欲望。视频网站对于传统技艺的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需要辩证来看的还有这种速食化运作逻辑的后果。不少案例显示,一种传统技艺在经历了高强度的自媒体传播后,往往会遭遇一种知识生产困境,一方面技艺传承者群体会习惯性地自我标签化,产生工作中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当这种技艺过分迎合消费者的品位,技艺本身的创新能力也会衰减。
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一书中将技艺概括为三种口传心授的能力:一是“定位”,确定主题与风格的发生;二是“质疑”,开展反思与细致摸索;三是“贯通”,进行知识生产与创新。以上三种能力构成了传统技艺得以存续所依托的工作伦理——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应该认识到,手艺作坊、非遗展馆和视频网站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显然大过问题所在。这些消费场景帮助传统技艺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建构出了体验性、认同感与通俗态的消费伦理,促使大众切实参与到非遗保护之中,善莫大焉。然而,当消费场景的运作逻辑过度地介入传统技艺的发展,反而会使之面临主题丧失、反思停滞、知识生产困境等问题,导致了传统技艺在消费伦理与工作伦理上的冲突。从这个意义上看,只有在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寻求恰当的平衡,使传统技艺得以分享与消费的同时,兼顾其工作中的价值规范与原则,才能保障其在当代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