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让人民满意是中国民主实践的核心目标
2021年12月15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15日总第2309期 作者:马塞拉·穆萨贝卢等

  编者按:12月9—10日,“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第二阶段会议在京举办。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前政要、智库代表、媒体图书馆出版社代表以及国际组织代表与会,就各国民主实践、民主检验标准、民主目标进行了广泛讨论,并认为人民满意是民主实现的核心目标。现将部分外方参会代表观点摘编如下。

  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所执行主任 马塞拉·穆萨贝卢:

  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全球治理

  民主意味着什么?我们的观点是,无论我们的文化背景、国籍是什么,都应努力争取将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如果人们的福祉都无法保证的话,其直接后果就是社会和政治方面将出现问题。确保福祉增长是个人的责任,也是决策者的责任,政策不仅应该在本国范围内实施,而且应该在国际范围内实施。这正是全球治理应更具包容性而非工具性的原因。

  消除贫困。贫困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需要采取跨部门的解决方法。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了世界经济的韧性,也考验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力量。目前,急需扩大国际支持和政治承诺,以确保世界各国人民能够获得基本服务。

  互联互通。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中,促进互联互通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够享有更多的机会。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以加深对彼此的传统根源、遗产和行为的理解。我们对彼此了解得越多,互联互通的机会就越多。生活得更好不仅是一种愿望,更应是所有人的目标。互联互通程度越高,社会流动性越强,全人类的进步就越大。

  消除不平等。南北差距和财富分配不均正在造成怨恨和敌意。要使所有人实现更加平衡、更好的财富分配方式,而不是采取排斥和边缘化的做法。

  发展和进步。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只靠自己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合作是抗击疫情、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开放和包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各国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一国的发展和进步也会对其他国家带来积极的正向溢出效应。如果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提高对抗程度,如在意识形态方面制造分裂,不仅会给世界各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还会造成更为直接的危险。

  尊严。应该让生活在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和核心力量,应该是推动全世界人民和决策者迈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民主是以人为本的。中国的口号“一个都不能少”所展示的包容性发展或共享发展理念,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极大认同。

  进步和发展一直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之路的关键词。中国所具有优势的领域,如技术、基础设施、创新、可持续发展,都是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先导的。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总是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来与世界各国打交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倡导和平与发展、安全与稳定、多边主义与合作共赢。中国的领导人拥有全球视野和强烈的责任感,在服务国家、为世界作贡献的同时,坚决维护国际法之下的国际秩序,开展助力国际合作的一系列努力,保护并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中国主张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有效平衡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稳定增长,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中国稳步扩大开放,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最佳的例子。

  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就是某些国家试图制造新的意识形态鸿沟,这是一种“冷战”思维。当今世界在物理上已无法彼此完全隔离,因此,某些国家就试图在情感和意识形态上进行分割。这实际上对谁都没有好处,只能是传播焦虑和恐惧,甚至是以牺牲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为代价,以服务极少数人利益为目的。

  在这个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某一目标的时代,各国迫切需要克服困难,加强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各国分享经验,共同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机会,消除不平等,使每一个个体真正获得应有的尊严,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印度新德里金砖国家研究所所长 高兴:

  美国“民主峰会”实际上是一种新威权主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只要能够实现持久和平与社会稳定就是好的政治制度。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都实现了政治与社会稳定,这些都是民主建设的范例。

  最近,在华盛顿举办的“民主峰会”并不是偶然的,早在2000年就有人想在联合国假借民主体制进行政治操纵。我们不希望民主制度成为一个政治工具,也不愿意加入美国所谓的民主联盟。很多时候这种联盟往往会沦为帝国主义联盟。很多印度人认为西方国家其实已经在对很多非西方国家的内政进行或明或暗的干涉。

  实际上,印度也一直在探索其民主制度是否适合印度人民的需求。印度的民主实际上也不是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因为西方模式有很多令人失望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政治转型。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国情。我们需要各国在各自的发展中找到共识,找到共同的愿景、目标,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学者,我们应尽责防止对政治民主产生偏见和误解,尊重每个国家的政治系统和文化传统,在决定国家未来道路发展的过程当中应当允许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经济发展中,西方资本主义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再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寻找自己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如今,美国举办的“民主峰会”,貌似民主,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威权主义。西方国家内部正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不平等,无论有几个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都于事无补。

  白俄罗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西安外国语大学外籍教师 达莎: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也解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展示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历史证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学习借鉴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一些优点,与此同时,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在建成已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基础上,希望发展形成更高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形态在国家治理观上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以及新型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制度文明的成果,进一步展示出这种新的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

  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坚持主权平等、公平正义,坚持多边主义、维护稳定,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还体现在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上,充分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反对文明冲突论,主张平等的、开放的、和谐的文明,倡导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顺应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共同期盼,积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同一个历史过程、历史发展变化的不同维度进行的描述,它们有共同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其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本质特征是共同的,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幸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一定能走得稳、走得好。

  加纳新闻学院综合传播科学学院院长 莫德斯特·福苏:

  民主应该实现本土化

  民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乎人们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状态,以及发展和福祉本身。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与世界南部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面临的挑战正不断增加,面临的困难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民主是一种治理的制度,旨在让决策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能够获得政治权利,以服务社会福祉。但是,具有特殊历史文化和语言背景的非洲,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上述民主原则呢?非洲大部分英语国家的民主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也就是说我们实行的正是西方民主。事实证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民主背离了人们的期望。

  在所谓的民主治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贫困程度居高不下。据世界银行统计,2018年有40%的非洲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比如,在加纳,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学设施,有很多学生只能在树底下上课,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非洲其他国家,由此可以看出非洲人民悲惨的生活状态。非洲的问题就在于,所谓的自由民主性质,要么被误解,要么被误用。事实上,非洲部分国家的主要执政党和在野党永远都在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然后相互斗争,而不是把能力、资源和理念汇集到一起,建立共识,帮助解决国家面临的挑战。这不禁使人发问,民主对非洲到底有没有好处?就人民福祉而言,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正在实行的民主,到底是否能够促进人民的发展和福祉?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非洲应该实行哪种形式的民主?怎样才能让民主发挥应有的作用?加纳一位治理专家提出,民主应该实现本土化。这就意味着在获得社会许可的情况下,民主可以以一种与历史传统和社会共赢的方式来实践。这就是说,一国应使社会政治、文化、思想和态度在政治中发挥作用,从而为人民带来发展和福祉。

  非洲应该走怎样的道路呢?我赞同因地制宜,对民主制度进行本土化的做法。我们必须要发展一种接近于公众无私的民主,建立国家发展的共识。非洲需要一项为所有人创造机会的民主制度,而不是加纳目前正在宣传的和非洲其他地方正在实行的、当前这种赢者通吃的制度。非洲必须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政治制度,需要选举具有进步意识的人担任政治和其他领导职务,这些人必须要有正确的愿景和信念,了解工业、技术、文化、政策和方案是如何发展的,使这些政策和方案可以促进非洲社会的快速转变。

  非洲必须实施良政制度、好的领导,应把充满活力的学术界作为政府业务的中心,引领研究的方向,使所有成熟发展的领域的研究得到落实。比如,可以考虑中国的民主道路,这是满足中国人民愿望的民主实践,是为中国整体发展而进行的战略性实践。如果一国不能为人力资本和资源开发提供通道,不能为人民提供生活保障,那么民主的实践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尼泊尔中国尼泊尔友谊论坛主席 高鸿儒:

  中国是一个懂得分享的国家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试图定义民主。如果对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各地都有不同类型的民主,各国定义民主的方式不一样,民主的实践方式在各个国家也是不同的,民主形态可能取决于生活方式、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结构、受教育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很难说哪个国家实际上是在遵循哪种类型的民主。但是,如果一国人民感到满意,该国人民能够感受到国家治理的成效,人民认为自己拥有权利,这就是我们所认可的民主。因此,人民是否满意是检验民主的最核心标准。从经济和政治稳定状况来看,中国是现代世界中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已有70多年。在这70多年间,中国成功地发展了经济、教育,也实现了全部脱贫,建立了诸多基础设施,在许多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始终认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践行民主的方式。因此,在当今世界,如果我们观察哪国的政治稳定时期最长,那就只有中国。

  中国是一个懂得分享的国家。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的过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各方相互支持。中国向世界其他地区投资基础设施,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中国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世界不同地区推出可分享的“一带一路”项目,推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我认为,中国不仅要做好物质上的分享,更主要的是要做好精神方面的分享,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现代东方教研室副教授娜塔莉亚·波莫佐娃:

  各国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当我们讨论民主的时候,不同国家的人民可以依靠其所在国的历史经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选择价值观和民主模式。美国模式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例如,只有数百万人口的新加坡,也选择了符合本国的道路,摆脱了贫困,避免社会政治动荡,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中国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人权领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消除绝对贫困就是这些成果的一个明显体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社会、个人有着密切关系。除了自由之外,个人还对国家、社会负有责任。

  这实际上是中西方对于人权认识的根本区别。在《欧洲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等官方文件中,西方国家都没有提到一个人对其父母、子女、社会和国家应尽的义务。

  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模式。只有世界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时候,才有利于世界整体进步、全球社会体系的形成。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可以相互竞争,但谁也无权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民主是西方国家试图垄断的一个理念。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民主纳入其中。中国从未侵略过其他国家,也从未强迫其他国家改变政体并采取中国模式。

  民主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具有实质内容的。民主的本质可以归结为首先确保基本人权,即生存权、健康权和工作权。是否能够成功实现这些权利,是特定国家在实施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模式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长期以来,一些欧盟国家不仅关注其母国的人权问题,也关注其他国家的人权问题。然而,2020年一项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进行的社会学调查显示,在个人权利是否受到尊重这方面,这些国家的大部分人民未感到满意。

  瑞士发展合作署经济学家、环境顾问 彼得·柯宁:

  中国民主是为了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的发展理念是一种共享的理念,给人们带来共享财富、共享繁荣的期望。这样的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谋而合,中国期待在消除贫困后达到共同富裕,与此同时也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这两者并不相互冲突。

  中国走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仅用了70年时间,设法消除了贫困,而且使8亿人摆脱贫困生活。当前,中国正致力走向共同富裕,这意味着中国将逐渐缩小生活水平的差距,使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与更加繁华的东部沿海地区趋于一致。

  中国正在着手建设全面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希望未来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够共享富裕。中国通过自己的民主方式,让全国各地人民通过社会媒体共同探讨应对各种挑战的最佳方式,这种民主不仅与最后的投票有关,而且贯穿于整个决策过程。这种寓于实践的探索方式是不怕犯错的,因为错误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可以作为未来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将一直伴随着共同富裕议程而不断取得进步。

  中国谋求共同富裕的愿景不局限于中国,也放眼世界。比如,“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带一路”倡议没有时间限制,没有所谓的保质期。在该倡议的引领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共同合作,互相学习。“一带一路”提供直接的技术援助,帮助世界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能力,相互学习也会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最有效的技术援助就是具有相似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国家之间交流经验,这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大家交换的是平级的经验,而不会像西方技术援助一样,是自上而下的,是不平等的。

  当前,中国积极推进全球合作。可以说,全球合作是一剂良药,可以有效抵制冲突、制裁和贸易战,寻求的是友好发展和经济繁荣。除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外,中国还新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中国还在数月之内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并在一年之内恢复国家的强大活力,为世界各地提供消费产品,同时也给西方送去急需的医药制品。据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崩盘和破产,造成大规模失业,让南方国家数十亿人民更加弱势,让近十亿人民陷入绝对贫困当中。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就显得更为重要,它可以对抗绝对贫困,重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希望,帮助人们重新实现自给自足。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