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医疗社会生态 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2021年08月11日 09: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11日第2227期 作者:孙薇薇 王燕

  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起点和目标,是构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健康中国与社会发展分论坛”旨在搭建社会学与医学及健康相关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学研究共同体发展与壮大,促进健康议题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齐心协力为健康中国献计献策。近日,“健康中国与社会发展分论坛”在西南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同主办。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与研究视角出发,对医学社会学发展中的重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发掘社会结构因素 探索健康获得机制

  医疗制度思想建基于医疗社会生态,而医疗制度又是医事知信行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探析医疗社会生态有助于治理医疗环境。清华大学景军利用死亡叙事分析我国医疗社会生态的一些深层问题,指出尊严死可以作为检验医疗社会生态的一把尺度。我国医疗社会生态出现内卷和局部倒卷的成因,包括肉身经济的固化、工厂式的诊疗过程、沃尔玛特式的就医行为、托关系看病的惯习、医疗家庭主义的悖论以及轻视疾病预防等弊端;以上问题之合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整体向上趋势形成显著反差。北京大学刘继同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特色现代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体系百年历史,指出构建中国现代安宁疗护服务体系以助力健康中国和福利中国制度建设已成为新时代的新目标。

  医学社会人类学的观点认为,疾病作为个人的遭遇乃是社会—文化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嵌入“人体—社会—文化”的体系中。中山大学方芗与汪琴琴在医学人文视角下研究了损伤型患者的康复过程,认为医患间建立起从专业信任到伙伴信任的良性互动关系,是让“停摆的身体”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环节;四川农业大学包坤回顾了围绕慢性病患者人生进程所形成的理论观点,认为患者疾病认知的文化建构会影响个体对健康问题的感受。疾病受文化影响,源于地方性知识的疾病认知与应对策略则反映了人们健康自我治理的意识与能力。复旦大学潘天舒及王焱以祝由术为例,展现了多元医疗模式下知识主体间的多元矛盾;中山大学余成普及陈丹颖基于广西巴马的实地调查,发现巴马的养生知识框架兼具生态主义、科学主义和替代医学主义三种思路,是一座结合地方情境、兼容外来文化的知识库。

  总结本土实证经验 推进健康知识体系创新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总结当前健康政策与健康行动的成就、经验与不足,将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提供助力。中央财经大学张杰采用扭力理论剖析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自杀率的显著下降趋势及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南京大学彭华民在福利三角视角下探讨了儿童体重健康与家庭居住结构、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关系,最后指出中国需要健康服务资源的合理地域分布和以儿童为导向的健康政策,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南开大学吕小康从个体、省级、区域健康治理三个层面比较分析了其对健康获得感的影响,指出重视健康治理的公平性与精准性是提升区域整体健康获得感的关键;河北大学任杰慧基于广州、成都和南京三地的田野调查,运用“倡导、赋权、协调”三个基本策略探讨了促进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实践和方法;中央财经大学孙薇薇及王燕以中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学干预研究为实证材料,初步探讨了行动研究中行动与研究的互构、互嵌关系,为未来社会学研究更好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总结当前健康理论、健康行动与健康政策的成就、经验与不足,能有效促进本土健康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完善,为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提供助力。在中国制造、中国话语、中国故事正在产生举世瞩目影响力的当今时代,包括医学社会学在内的中国各领域学者更应投身其中,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影响力与价值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景军在论坛结束时发出倡议,虽然目前西方的理论知识框架对中国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中国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学者应该致力于世界知识生产运动,在与西方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趋于本土化的思想学派,我们不能只做中国的理论,而要做世界的理论。

  论坛为中国医学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推动了医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共同体的发展与壮大,促进了健康议题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这为中国医学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会,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