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2年05月10日 09: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10日第2402期 作者:杜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指出,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青年大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淬炼成钢的关键期,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本质上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贯穿高校教育工作的始终。

  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找准价值结合点。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发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育人效应,既要有针对性地在“四史教育”中讲好党的民族工作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也要从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出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实践教学、体验教学和网络教学紧密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把握好“一”和“多”的关系,找准情感共鸣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找准情感共鸣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一是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个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二是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各民族在相互渗透、协同发展中,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三是牢固树立“五个认同”意识,要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筑牢思想基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突出精神内核,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拥护领导核心,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坚持正确方向,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把握好“同”和“异”的关系,找准文化契合点。面向未来,在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多的同时,民族特点、民族差异也将长期存在。“同”是方向、前提和根本,要在坚持“同”的基础上,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实践上将增进共同性作为民族工作的改进方向,这也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指明了实践方向。中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一种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和核心要义。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突出和彰显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要注重转变观念,切实增进各民族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共同性。其次,要注重搭建平台,努力为各民族学生创造共居环境、共学平台、共事机会,营造共乐氛围。再次,要注重文化交流,通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高校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最后,要注重文化浸润,切实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时代使命,也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任务,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高校要顺应时代变化,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以实现文化认同为价值导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中。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