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符号体系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05月10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10日第2402期 作者:冯月季 高迎泽

  语言学中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与思维及其文化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具体到一个民族而言,这个民族的语言结构会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尽管“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理论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但是从中华民族悠久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历史来看,汉字符号体系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乃至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凝聚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汉字符号体系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表征为一种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哲学和文化研究中最古老、最核心的命题,正如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身份认同关切的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如何成为我们”这样的根本命题。根据当今古文字学家的研究,汉字很可能起源于古老的图腾符号。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希望借助图腾符号获得神秘力量,以克服来自自然的恐惧,由此激发起了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宗教情感。其后,随着历史发展,远古的图腾符号演变成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不仅在日常交流中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媒介,而且文字符号中凝结的表意体系沉淀为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由此塑造了最初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苏联文化符号学家洛特曼(Juri Lotman)认为,以语言符号为核心的“符号域”是最发达、结构最严谨的符号系统,呈现出一个民族群体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依靠语言符号对过去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的重构而生成的集体记忆,为民族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提供了坚实的意义根基。

  汉字符号体系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二个层面表征为一种集体记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内涵凸显的是基于历史传统、文化身份和情感认同的有机结合体,其生成和存在的意义根基乃是源于共同的集体记忆,而汉字正是承载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客观上来说,民族共同体作为民族实体不易被感知,需要借助特定的象征符号展现出来,并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内涵,才能为群体成员认知和接受。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言,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璀璨文化能够绵延至今,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汉字符号体系具有的文化记忆功能。通过汉字符号的表意体系,我们能够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光辉灿烂,不断唤起关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德国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说,符号不仅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还能够引发人类的情感。法国学者阿尔弗雷德·格罗塞(Alfred Grosser)认为,集体记忆在民族回溯性的身份认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集体记忆作为一种社会性建构,总是在现实情境中对过去的回忆、想象和重新塑造,这个意识再现的过程只有通过符号才会发生。与西方的表音文字体系不同,汉字符号以形载义,通过视觉直观将人的思维引向文化、哲学和价值层面,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集体记忆。

  汉字符号体系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三个层面表征为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汉字符号表意体系中凝结的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身份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强烈的同质关系。相传仓颉造字之时,采取的原则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中华民族原始先民们将自然万物抽象为直观的表象符号,使得身心融于自然之中,这种造字原则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原始先民们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境界,另一方面,“近取诸身”的造字原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原始先民们对人的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深切反思。可以说,这两个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基调,那就是在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中追求克己守礼、成仁向善的道德圆满境界。清代学者王筠将汉字符号的“象之以形”特征称为“据事审字、据物察字”。中国近代著名语言学家沈兼士也指出,汉字符号最鲜明的特征就在于能够传达思想。钱穆在论及中华文化内涵时也指出,对整个世界文化而言,中华文化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就是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恰恰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华文化中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正是起源于汉字符号创制之时形成的原则,不仅构成了中华文化精神的核心密码,而且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丰富的价值源泉。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它所从属的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是所有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在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汉字符号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汉字符号体系不仅将中华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意义根基。正如德国近代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所言,正是语言凝聚起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将民族看作“想象的共同体”,而民族语言正是这种共同体生成的核心所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机制研究”(21BMZ13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