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
2021年05月18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18日第2167期 作者:

  5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研讨会。现摘编与会专家代表发言如下,以飨读者。

  奋力开创我院智库建设的新局面

  王灵桂

  不断推动我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落实好新阶段中央对我院各项工作要求的必由之路。

  做好智库建设,不断推出高质量应用对策研究,工作思路和方法十分重要。一是要“实”。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调查研究作为应用对策研究的基本功。二是要“合”。强化联合研究、集成作战、创新研究方式,加强对重大专项课题研究的组织策划。三是要“准”。有效对接决策部门。四是要“宽”。精心打造对外交流品牌。五是要“新”。创新智库工作方式,向世界深刻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智库建设要做到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落实这十六个字要求,关键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好“政治关”。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自觉围绕重心、服务大局,坚守社会责任、致力智慧报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二是立足“国家队”。要强化国家队意识和站位,以打造中国智库航母、中国智库精兵劲旅为目标,以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为根基,以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质量为核心,以推动各个智库走专业化、高精尖发展路子为要求,突出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功能齐全、适应党和国家所需的智库体系,以我院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研究底蕴更好服务中央决策。三是注重“创新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个新生事物,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坚持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着力突破体制机制的堵点,推动形成符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运行规律、灵活高效、充分激发智库活力、充分激发研究人员创造力的现代科研单位管理体制机制。四是搞好“放管服”。要实现我院“三位一体”的智库体系发展需要,既要做到整体统筹、科学布局,又要注重分类指导、因库施策,“放管服”是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要通过“放管服”改革,健全以应用研究为导向、以研究人员为中心、以研究项目为纽带的智库工作和管理方式。五是注重“规范化”。智库治理机制包括多个方面,其中主要包括:发挥好首席专家的领军作用,推动智库内部治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稳定的核心研究团队;要改变唯论文、唯专著的观念和制度,鼓励引导研究人员开展智库研究工作,把建言献策成果、舆论引导工作、参与外事外宣等工作绩效纳入与学术论文、专著等效评价的体系,对专职为智库建设提供服务保障的人员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六是探索“淘汰制”。近期,院里准备召开全院智库负责人工作座谈会,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集中解决全院智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奋力开创我院智库建设的新局面,不负总书记嘱托、不负时代责任、不负我院使命,以优异成绩向我们党100周年华诞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坚持指导思想 推动理论创新

  辛向阳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各环节。我结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实际,重点围绕如何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谈几点认识。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研究。着力从多学科、多维度、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把握这一创新理论的基本问题、逻辑体系和原创性贡献,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思想、关键话语体现到各学科,切实把党的政治话语转换为不同学科、专业的学术话语,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站稳为党和人民做学问的根本立场,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着力加强智库建设,把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有效办法。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突出时代特色,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三大体系”建设,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打造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

  张志强

  5年来,哲学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积极探索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和可能路径,取得了一些学科发展的实践成效。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对中国特色的哲学自觉,必然要求一种中国特色的哲学,一种立足于当代实践和文明传统的中国哲学,一种从中国道路实践的具体性出发,对全人类产生普遍示范效应的哲学,一种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这是新时代对哲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哲学学科必须承担的使命。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对中国特色的哲学自觉,就需要我们在根本上和整体上讲清楚中国的道理,中国的道理就是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代表的中华文明新发展,亟须提出自己的哲学,以哲学的普遍性方式说明中国道理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新时代哲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构建总结新时代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面向人类未来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哲学界需要继承和发展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哲学特质,根据新时代实践的要求,加快构建一种系统的、辩证的、整体论的新时代哲学。另外,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体系,必须融通中外,实现综合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需要融通古今中外一切思想资源,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通过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力,来扬弃方法论上的“普世主义”和世界观上的“形而上学”,用中国特色哲学体系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奠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最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哲学学科体系,已经成为新时代哲学界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之一。我们需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从融合的视野出发,重构学科问题域,重塑学科方法论。我们期待从当代中国实践和文明传统出发,尽快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哲学学科,让中国的哲学熔铸新时代的精华,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出中国的哲学方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

  李国强

  5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上谋划,在“三大体系”建设上发力,我院历史学学科面貌为之一新。同时,我们深知“三大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加倍努力,方可不负重托。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和灵魂,办好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院全体同志将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和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把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责任扛在肩上。在传承我国优良治史传统的同时,把事关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重大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把探索历史规律作为中心任务,从更加全面、更加丰富、更加充分的历史事实、历史材料和历史经验中,凝练出有思想深度、理论厚度、创新力度的突破性、标识性新成果,努力推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努力造就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努力提高中国史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推进学科融合为着力点,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和《中华民族史》编撰工作,不仅是重大科研项目,更是重大政治任务,是中国史学界的大事。我们将以此为统领,切实履行好统筹指导全国史学研究的职能,形成历史学优质资源充分整合凝聚的新态势,打造学科不断融合、研究不断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的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新业态。三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史学经世致用优良传统作为发力点,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行稳致远。从中国历史的深厚积淀中,提炼中华文化思想精髓,归纳中华文明价值内涵,总结治国理政经验教训,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基石,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史学支撑。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推进中国金融学创新发展

  张晓晶

  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仅就中国金融学的创新发展,谈一点学习体会。

  中国金融的丰富实践是中国金融学创新发展不竭的源泉。中国共产党百年的思想与实践,新中国70多年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金融改革发展的丰富经验,给中国金融学的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和创新动力。正是这些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推动了中国金融学的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理解中国金融学创新发展的密钥。

  传统的经济金融思想是中国金融学汲取营养的宝库。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与传统沉淀为中国金融学的底色。尽管我国传统经济金融思想在系统化、理论化方面有诸多不足,却不乏真知灼见。这些真知灼见源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践,是中国金融学重要的思想来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构建中国金融学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这是从战略高度对金融的新定位。中国金融学的创新发展,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充分把握金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

  破除西方主流金融学教条,彰显中国金融学发展的自信。中国金融学必然要讲中国故事。如果说以前对于中国金融发展经验的总结还缺少“底气”并唯恐其与主流不一致,那么今天,这种“不一致”或“特色”恰恰是中国经验的价值所在。中国金融不仅成为创造“两大奇迹”的功臣,而且在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方面的“国际领先”,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自信。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评论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时说:“作者的分析主要是从分配领域进行的,没有过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问题。”这可以看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论分析是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任,中国金融学的创新发展当为此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实现法学“三大体系”建设优质高效

  陈甦

  在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法学所全体人员积极参与中国特色法学“三大体系”建设。

  一是提高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三大体系”的自觉性与规划性。融合科学精神、中国情怀和体系思维,把分散性的学术增长点、个体性的科研实践过程和随机性的科研选题方案,集约聚焦到中国特色法学“三大体系”建设上来;把法学理论阐释、法治方案论证与法学知识提炼在“5·17”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在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的结合上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三大体系”。我们在“5·17”重要讲话指导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需要,构建和完善学科体系与学术重点。例如,在民法典编纂工作中,我院是中央指定的参加单位,法学所作为具体任务承担者,不仅高效优质地完成了立法工作任务,还极大推进了民法学科建设。三是根据法学与法治发展需要构建与完善学科体系。包括: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学科建设,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积极发现学科建设的发展契机,大力支持法学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巩固发展优势学科,如在参加民法典编纂工作中,作为传统优势学科的民法学科又获得长足发展。四是主动引导科研活动围绕“三大体系”建设展开。加强法学的学术发展史研究,提炼法学研究实践过程的有效知识积累,并提升中国法学知识创新的体系化程度。如推出《新中国法治建设70年》《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提炼或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标识性概念,以及符合我国实际并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五是在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中加快构建法学“三大体系”。下一步,我们将规划并实施法学教材体系建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助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

  张宇燕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指引我国国家安全实践的基本思想,也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学提供了主体内容、逻辑架构和方法论基础。统筹发展与安全,还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思想指引,按照理论构建一般形式,探索性地搭建一个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有自身的基本假定。我们的分析框架以四个基本假定为前提。其一,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是包括国家在内的一切人类群体的第一需要。其二,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博弈者均力求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安全的最优状态,使国家利益最大化。其三,形成安全能力、维持安全状态不是无成本或零代价的。其四,“无政府状态”是世界政治最独特、最重要和最持久的特征之一。世界范围内不存在一个单一权威来协调不同国家在安全上或利益上的冲突,即使各国或各地区通过协商做出全球治理决策,也很难保证该决策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使违约行为受到应有惩罚。

  核心概念是支撑理论大厦的关键构件。除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已有的一系列概念,我们还重点讨论了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几组概念——绝对安全与相对安全、积极安全与消极安全、防御型安全与管理型安全、黑天鹅安全威胁和灰犀牛安全威胁、局部安全与系统安全。

  根据前述基本假定,运用所界定的核心概念,我们提出或初步论证了若干理论命题:国家难以实现绝对安全,实现相对安全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实现或维持系统安全的关键是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防御型安全和管理型安全的处理应当遵循不同的技术路线。

  我们希望在国家安全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能够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添砖加瓦,有所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学

  杨典

  独特的中国经验为我们超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和现实依据。21世纪以来,尤其自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讲话以来,中国社会学的时代性、本土性体现得更加明显。未来我们需要更加理解国情、拓宽视野,形成面向全球知识共同体、面向纵贯历史、面向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学建设新格局。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理论,而应树立起充分的反思性与主体性。二是放眼全球,拓宽视野,积极研究“中国与世界”。在“一带一路”等政策推进过程中,中国社会学学者理应发挥积极作用,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和人民,为中国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精准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撑。三是培养历史感,拓展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维度。近年来,虽然围绕历史社会学形成了一些研究热点,但总体而言,社会学界对中国历史进行系统研究的工作还有较大空间。为此,中国社会学研究要积极向历史领域扩展,推动跨学科合作,借鉴相关学科的已有成果,并结合本学科的独特视角,对中国社会进行细致贯通的研究。四是紧扣为人民做学问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现实问题。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社会学学者应充分利用研究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和特长,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和实现路径的研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加快中国特色宗教学“三大体系”建设

  唐晓峰

  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5·17”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谈五点学习体会。

  一是夯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立场,以理祛魅。新时代宗教学研究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关宗教问题的立场、方法,必须将这种立场、方法自觉贯彻到对具体宗教问题的理解、分析、研究中,认真梳理、总结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当代历程与经验。二是加强新时代国内外宗教发展态势研究,主动担当。我院宗教研究应充分发挥国家级学术平台的权威定位、基础理论研究的雄厚积累、多学科人才汇聚的资源优势,立足国家民族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关切、放眼世界发展,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认识、分析、处理新时代宗教发展所面临的各项难题与挑战提出方案。三是加快中国特色宗教学“三大体系”建设,固本强基。目前,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基本完备,学术体系有所成形,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初见端倪,发展空间日益广阔。未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上锐意进取、固本强基。四是完善宗教学人才培养机制与队伍,以人弘道。中国宗教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着眼于为国家民族根本利益服务的基本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研究方法,对中西宗教学理论有着系统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有着全面准确的把握,树立中国宗教学研究新风尚。五是努力弥补制约宗教学学科发展的短板,求实创新。我们将发挥多学科并存、人才队伍完备、丰富的应用场景、紧迫的社会需求等方面的系统优势,制定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科研规划,建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重大任务兼重的科研保障体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