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精神文化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2020年11月27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7日第2057期 作者:付亚云

  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当前思政课建设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把革命精神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行方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通过讲好革命故事、传递革命理想信念、阐释革命精神的现实价值,可以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情感温度、价值高度和理论深度。

  讲好革命故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情感温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高校思政课大多是抽象的理论知识,怎样让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活起来具有情感温度,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找到了方法:“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革命故事有骨有皮、有血有肉。讲好这些故事,需要把革命故事讲精彩、讲生动,讲得发人深思,使革命精神发出声、传播开,进而达到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感召学生的目的。

  重视话语体系建设。高校思政课要会讲革命故事、讲好革命故事,话语体系是讲好红色故事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话语体系是思想观念和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时代形成不同的话语体系。必须精准把握当前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构建科学话语体系,使革命故事传得开、传得广。

  运用多样化叙事方式。同样的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叙事方式,恰当的叙事方式能够使聆听者身临其境,并引发其情感共鸣。宏观叙事在历史研究、坚定政治立场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传统长篇大论、图文式的宏观叙事方式难以得到大学生的喜爱。微观叙事逐渐兴起,如抖音、小红书等微视频集音乐、故事情节、互动于一体,更为直观、生动、简明,获得青年人喜爱。高校思政课讲好革命故事,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叙事方式,将革命故事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语、喜欢的形式展现出来,赢得学生的接纳、认同和信任。

  传递理想信念,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革命精神文化在高校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

  通过革命精神文化传播理想信念。讲革命精神传递理想信念,要注重三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在于党始终坚持初心和使命。因此,必须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的灵魂和理论基础。通过革命精神文化传播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党的历史上,任何一次胜利都在于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第三,英模的理想信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历史,涌现出许多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为了实现理想、为了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紧密相连,战胜艰难险阻才有了中国的今天。在思政课中,用革命先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阐释现实价值,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深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革命精神文化融入思政课中,需要深入理解其当代价值,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深度。

  革命精神文化从两个方面发挥当代价值:一方面,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柱。虽然当前中国已经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不需要再面对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依然艰辛,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会面临许多新的困境和难题。革命精神文化中包含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人民中心和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思想精髓依然是今天完成历史重任的精神支柱和必备条件。

  另一方面,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实事求是运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革命精神文化蕴含着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理论光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革命精神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故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重大的当代价值,能够为思政课提供教学素材和价值引领,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子项目“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路径研究”(2017YBMK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