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方法遵循
2020年11月27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7日第2057期 作者:丁玉峰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始终遵循科学方法,坚持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互促共进,坚持民族特色与面向世界同频共振,坚持规律遵循与主观创造辩证统一,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中凸显经济效益,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脱胎换骨”,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坚持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互促共进。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始终坚持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互促共进。历史继承是时代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保证了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一脉相承,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时代创新是历史继承的现实规定,只有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切实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中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使其成为滋养国人精神世界、提振国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同时,结合时代任务革故鼎新,激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开来,孕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旗帜。

  坚持民族特色与面向世界同频共振。璀璨的人类文明是由世界不同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正是坚持了民族特色与面向世界同频共振。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既立足民族特色又积极面向世界,坚持从国情出发,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从之,虚心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拒绝囫囵吞枣、照抄照搬,时刻坚守着自身的文化立场,保持着对自身文明的高度自信。同时,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和超越,形成了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价值追求、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思想理论体系,使中华文化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界,并在文化交流互鉴中,秉持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发展理念,与其他民族携手一道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类文明。

  坚持规律遵循与主观创造辩证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客观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同时,又需要在遵循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律遵循与主观创造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 这就深化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在尊重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和发展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自信和自豪的底气所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成为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滋养。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中凸显经济效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中凸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这是由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只有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行稳致远。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和矛盾时,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社会效益为先,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同时,尊重文化发展的市场规律,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中,打造丰富多样、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传统文化产品,并积极增加中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增强主流思想观念的话语权,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子项目“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