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工作的主要阵地,特别是随着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舆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特点和传播规律,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变“变量”为“增量”的前提和保证。面向新时代,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三对辩证关系。
在网络舆论引导的主体上,处理好官方主导和公众参与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纷乱嘈杂的舆论阵地,必须以主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话语权。”官方网络媒体肩负着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发布权威信息的重要职责,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公众借助新媒体技术,不仅拓展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成为网络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处理好官方主导和公众参与的关系。第一,坚持官方网络媒体的主导作用。官方网络媒体要准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第二,积极创造公众参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各种条件。一方面,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培育公众健全的网络人格和参与意识,使公众理性面对、分析、判断、传播网络信息;另一方面,完善各种网络舆论平台特别是新媒体平台建设,畅通公众参与舆论引导的渠道。第三,构建官方主导与公众参与的良性机制。官方网络媒体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找准与公众的“对接点”和“共振点”,最大限度凝聚舆论共识;公众要始终站在党和国家的根本立场上,促进网络舆论的正向聚集,不断壮大网上正能量。
在网络舆论引导的内容上,处理好宏观视野和微观叙事的关系。坚持网络舆论引导的宏观视野,主要侧重于三方面。首先,坚持正确的引导方向。网络舆论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指导地位,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应始终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其次,把握网络舆论发展的历史态势。当前,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在网络信息的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各个环节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再次,明确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应当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以微观叙事“以小见大”。微观叙事主要指从与公众生活相关的细微之处着眼,通过普通人物的典型事件讲好百姓故事。实践证明,相较于宏大叙事,微观叙事更能引发公众的同情心、同理心,达到良好舆论引导效果。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媒体以一线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等普通人物为对象,报道了他们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突出贡献和感人事迹,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上,处理好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的关系。相较于传统舆论,网络舆论带有更强的非理性色彩。一些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事件或话语,更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针对网络舆论的这一特点,我们一方面需要注重以情感人,以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感人事迹、充沛的感情话语,激发网络舆论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以理服人。网络舆论源自众多的网络参与主体。网络舆论引导是一项说服人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说服众多的网络参与主体去认可引导、接受引导。要说服人,需要深厚的学理支撑。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增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理阐释,持续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力;注重对网络舆论的学理分析,明确网络舆论引导的依据和方法;提高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学理回应,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
总之,做好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应当科学把握上述三对辩证关系,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能力。这既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适应媒体领域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更是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向心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作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政策措施之一。可见,舆论引导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场域,网络舆论引导要注重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始终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舆论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更要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有机统一起来,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团结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系主任)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