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分重视推进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在促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在推进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过程中,福建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给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全球市场持续低迷,再加上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遭遇巨大挑战,也给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带来严峻考验。
国内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也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挑战,加快推进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为了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既要发挥其“稳外贸”的积极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外贸企业“掉头”转向国内市场,帮助出口转内销意愿较强、有潜在国内消费市场和明确目标客户的外贸企业,尽快实现出口转内销的目标。
部分基地的研发投入不足。福建省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基地,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投入来推动产业发展,在传统要素优势逐渐丧失、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改变发展方式,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福建省大部分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研发投入还相对不足,创新驱动基地建设的能力比较欠缺,因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比重偏低。比如,2018年晋江市4个基地的研发强度均不超过4%,南安市的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研发强度为2.5%,东山县水产品基地和建瓯市竹制品基地的研发强度甚至仅为0.1%和0.7%。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就难以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导致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高,尤其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欠缺,从而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研发投入高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部分龙头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出口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主心骨,是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带动力,更好地推动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
总体上来看,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龙头企业大多较好地发挥了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带头示范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基地欠缺龙头企业的出口带动效应。比如,南安市水暖卫浴基地和南安市石材基地欠缺龙头企业,出口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导致南安外贸出口企业较为分散,缺乏凝聚力和整合力,难以形成品牌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应重点支持基地内龙头企业发展,以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带动小微企业做专、做精、做强,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
用工荒、原材料短缺问题较为突出。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劳动力、原材料的需求较多。但目前福建省部分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用工荒、原材料短缺等问题。比如,东山县水产品基地的水产加工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原料的分拣、解剖等工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但目前从事此项工作的大多为40岁以上的妇女,受家庭和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用工极不稳定,且由于东山县港口码头优势不突出,外来渔船停靠少,再加上受海洋渔业资源日益枯竭和夏伏休渔期的影响,原材料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制约了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晋江市的几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企业也普遍反映存在用工难、用工荒问题。德化陶瓷行业也出现较为突出的用工荒问题。南安市石材基地也存在着原材料国内供应不足、国外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建瓯市竹制品基地受限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空间狭小。
此外,外贸专业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不足等问题在部分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也表现得较为突出。用工荒、原材料短缺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倒逼”有潜力、有能力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寻找新出路。
融资难、融资贵亟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以来制约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正面临巨大压力,一些企业资金周转面临困难。虽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要求金融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多措并举,切实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但是,目前而言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抽贷、断贷现象依然存在,解决融资难问题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企业真正获得的实惠和激励等不明显。因此,应进一步优化对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服务,创新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举措,积极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努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