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2020年10月22日 09: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2日第2031期 作者:张士海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体系方面下功夫。通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把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坚持和完善其他领域制度体系的前提、基础和主线。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根本目的就是发挥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而更好地确保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通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和贯穿于其他各方面制度,确保其他各方面制度在执行落实过程中都能更好地坚持和体现党的领导。可以说,新时代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能力,就必须通过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来实现,也只有如此,国家制度优越性才能更高效科学地转化为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中,领导制度体系建设具有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点,但其精神实质与价值指向都是保障党的领导。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

  第一,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我们党进行制度建设的出发点,正是因为我们党对初心与使命的坚定,才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进行社会革命,领导中国人民翻山越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第二,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做到“两个维护”,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严格请示报告制度,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只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制度的力量推动全党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原则,才能确保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清醒。第三,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以党章为核心,自觉处理好党政关系,通过党领导各项事业具体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强化党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最终确保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第四,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要有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思想觉悟,靠人民执政、为人民执政,密切党群关系,将党的意志和纲领更好地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中去。第五,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完善党的奖励机制,进而创新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党的领导更好地适应时代与人民的需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治理水平。第六,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做到依法依规治党有机统一,选贤任能,遵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发展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确保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只有如此,才能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更好地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实现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提供制度保障。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功能和目的是带动科学化治理、制度化发展,提高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推动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于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制度体系,是推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化、国家治理体系科学化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既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要求,也是我们党领导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重要准则。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制度化升华,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确保国家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刚性制度保障。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规范化和清晰化,是保障我国国家治理科学化、发展稳定的关键所在。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提出的总体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所做出的自我革命激励。

  提高科学执政能力,首先要做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严格遵循执政规律,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前提下,充分保证各级行政单位依法行政。提高民主执政水平的关键,在于对党的领导方式与发扬民主的结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民主政治之中,坚持初心使命,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实现民主制度规范化。依法执政水平的提高,在于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深度结合,以法律法规为标尺,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进行国家治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其价值指向就在于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将党的执政行为规范到制度钢笼之中,将民主与法治放置在制度框架之中,抓住关键少数,发扬斗争精神,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从而使党的领导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提升治理效能过程中,发挥出更大制度优势。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