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
2020年10月22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2日第2031期 作者:臧秀玲

  制度构建是前提,制度执行是关键,离开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就成了空中楼阁。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因此,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关键是要确立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使我国制度体系从静态纸面上“动”起来、“活”起来,促使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和落实为国家治理效能,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增强制度执行力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

  新时代,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关键是要增强制度执行力。从理论维度看,制度执行力作为国家制度通过制度主体落实于国家治理实践的能力体现和效力展现,是制度本身蕴含的内在旨意,也是展现制度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动力和重要保证。只有保持强大的制度执行力,推进制度在实践中的执行与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才能落地为国家治理效能。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潮头强调指出:“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从历史维度看,注重制度建设、狠抓制度执行,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正是我们党重视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注重把国家制度体系执行、落实到位,才充分激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效能,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和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现实维度看,制度贵在执行,也难在执行。“制度执行难”使制度执行在实践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使我国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受到掣肘,使得制度执行成为一个较之制度构建而言更显紧迫、更加棘手的问题。新时代,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就要在确保制度体系科学完备的基础上,狠抓制度执行力。

  自觉遵从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国家制度要发挥约束规范作用,制度效能要充分发挥出来,关键是依靠人对制度的自觉遵从、严格执行和坚决维护。首先,权威高效制度执行机制以自觉遵守制度为基本要求。自觉遵从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在对制度进行认知与认同的基础上,积极遵守、主动服从制度的过程。制度只有得到遵守和服从才能真正对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导向发挥规范指引作用,才会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产生协调保障作用,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形同虚设。其次,权威高效制度执行机制以严格执行制度为核心要求。严格执行制度是指制度执行主体遵循特定的执行程序,依托特定的执行资源,运用一定的执行手段和工具,将制度精准施加于执行客体、严格落实于具体实践的过程。最后,权威高效制度执行机制以坚决维护制度为保障条件。坚决维护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勇于并善于同一切破坏制度、违反制度的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制度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完善和发展制度的过程。制度如果得不到坚决有力的维护,就会出现“破窗效应”,就会使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总之,在权威高效制度执行机制的构成体系中,自觉遵从制度是基本要素,严格执行制度是关键要素,坚决维护制度是保障要素,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保证各级党组织及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制度执行的表率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制度关键在人。”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必须要保证各级党组织及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制度执行的表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突出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强化自身制度意识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制度自信,自觉遵从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以上率下,在全党形成人人尊崇制度、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提升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权威,必须构建领导有力、执行坚决、监督全面的制度执行领导机制,确保党和国家各项制度都能得到有效执行。“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让制度力量和制度优势更快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狠抓制度落实,增强执行的能力与本领是执行制度的关键。“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关键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不断提升政治素质、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确保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作者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