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着力拓展对外贸易发展空间
2020年10月21日 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1日总第2030期 作者:林颖 林秀烟

  福建省作为全国进出口贸易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对此,为更好地发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拓展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空间,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加强企业政策指导,更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成为众多外贸出口企业亟待研究的课题。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等要为出口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政策指导及咨询服务。

  政府部门要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政策指导。要多渠道收集反馈具体贸易争端措施对外贸企业的实际影响,并及时提醒企业在接单、贸易合作时审慎运作,注意控制风险。将组织企业参展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重点工作,为企业搭建更多交易平台,多渠道、多方式拓展市场,尤其是要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

  金融机构用好政策性金融,创新商业信贷工具,服务好重点境外项目,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实体项目,助力企业加快全球布局和开拓市场。商会协会、法律服务、智库等机构要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与桥梁作用,及时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通过对重点涉案企业“一对一”走访、定期召开例会、共享信息进行联动协商和共同应对,及时做好政策咨询、程序解读、法律指导等应对工作。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要更加注重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集中力量开发科技含量高、生产难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应重点扶持创新领军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科研经费的倾斜力度,借助政府力量或社会支持建立企业研发中心,甚至并购拥有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的研发机构,建立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科研团队,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注重联合创新,构建关联互动、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链条。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的企业数量繁多,但大多竞争力不强,而且不同企业分布在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企业间协作还较为松散。因此,应加强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企业之间的联合创新,推动企业之间形成长期而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稳定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

  加强品牌培育与建设,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立品牌研发推广中心,宣传推介自主研发的品牌产品,开展商标和专利的国外注册,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引导企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鼓励推进“机器换工”,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数控技术、管理系统、自动化生产设备,争取一批项目列入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全力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攻关,研发适合本地特色产品生产的机械设备,推广运用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设备,推广智能生产模式、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双提升”。

  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发挥要素资源集聚效应。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培育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的区域产业功能区。

  充分发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利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区域特色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政策和促进产业集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向基地集中,吸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落户,形成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促进相关要素资源向产业园区集聚优化配置,有效发挥规模效应,打造产业集聚新优势,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加大工业用地供地力度,鼓励企业“退城入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要强化园区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全面推动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提质增效,提升园区集聚力、承载力和孵化力,真正把园区打造成开放高地、产业洼地。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针对福建省部分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缺乏龙头企业以及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亟须着力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以更大范围、更强力度、更高质量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着力培育本地龙头企业。鼓励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内企业强强联合、同业整合、兼并重组,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完整产业链、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行业领军企业。考虑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各企业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发展,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业链条。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

  引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的重点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基地建设。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到基地内投资设厂,鼓励现有地方企业积极与世界领先企业合作,以共同投资设厂的方式推进技术不断进步与企业自身发展壮大。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用地、科研、人才引进等方面强化服务保障,重点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参与国际并购,整合国际高端优质资源,通过并购国外同行业企业,整合国外的研发团队、设计资源和销售渠道,培育若干个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品牌国际化。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支持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品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基地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建设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撑和扶持,因此,要加快完善促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在人才、科技、技改、税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重点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做强做优。完善创新型企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创新型企业专项奖励扶持政策,出台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具体措施。完善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实行事后贷款贴息经费支持方式引导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逐步建设和完善科技风险投资的投入、运作和退出机制,营造良好的资金供给、运作和需求环境,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大力培育创业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加快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文件,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政策,为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创造条件。

  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切实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协调金融机构对信用较好的企业提高授信额度,降低融资门槛,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进一步完善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投融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诚信体系、风险担保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将扶持政策优先向支柱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倾斜,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快速发展。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服务平台效用,把政府、行业、企业的优势整合起来,在推进传统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着重培育服务范围更广、更具公共服务性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出台鼓励研发、设计服务外包措施,吸引更多第三方优质研发、设计机构集聚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实现与传统制造企业的融合对接。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青年项目“跨境电商进口企业供应链金融协同度实证分析”(JAT19090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