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全面小康粮食安全基础
2020年10月21日 10: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1日总第2030期 作者:苗洁

  保障粮食安全,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压舱石”,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全面小康社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支撑。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正是得益于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库存充足、供给稳定,再次证明了“民安重在粮安”。虽然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但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当前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国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粮食安全作为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和防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小康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数量安全、库存安全、生产安全,更要保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产能安全、产业安全。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顺应新要求新趋势,进一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由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转变,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粮食供给保障压力不断增大,正所谓“粥多架不住僧多”,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依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相对于过去“藏粮于库”的粮食安全思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由注重短期产量向注重长期产能转变,通过提高耕地质量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远大计。

  一是严守耕地红线不突破的底线,保住粮食生产“命根子”。一定数量的耕地是实现粮食产能稳定的保证,也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前提。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尽管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但随着建设用地需求增加,耕地面积减少趋势仍无法避免,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要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加强土地整治和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安全。

  二是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为粮食产能筑好“防护墙”。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农业生产一直采取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同时,高消耗带来了高污染,造成基础地力下降、质量状况堪忧。要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加大退化、污染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在完善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探索粮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为挖掘产能潜力插上“翅膀”。科技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和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必须高度重视民族种业发展,加强种业自主创新,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健全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着重解决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调整结构、调优方式”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安全、营养、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当前粮食供给已经由总量矛盾转为结构矛盾,即阶段性供过于求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因此必须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保障更加有力、用途更加多元、结构更加合理的粮食供给体。这也是新时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抓手。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比较优势调整生产结构。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兼顾品种和区域平衡。一方面,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在确保口粮安全前提下,保障日益增长的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树立大农业、大食物的新型粮食安全观,由“种什么卖什么”的生产导向向“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的需求导向转变。另一方面,向特色优质产品调。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使粮食生产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变。

  二是调优调高粮食品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确保粮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既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全面小康高质量生活的应有之义。“安全的农产品和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但归根到底是产出来的。”要坚持质量兴粮、绿色兴粮,推行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模式,调优粮食品质结构,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施优质优价政策,推进粮食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三是调优经营方式,破解“谁来种粮、怎么种粮”。从目前我国几种主要的粮食经营方式看,大量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老龄化、兼业化现象严重,难以适应现代种粮方式和先进生产技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更利于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但由于要流转土地、雇佣人工,种粮成本比较高。因此,要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制度,在积极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半托管、全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带动小农户进行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链同构、三产融合”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管是全面小康还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都是重点。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可以实现粮食生产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和经济实力增强的有机统一。这能够更好地保护和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是兴粮之策,也是惠民之举。而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是“六保”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是抓好“两头两尾”,加快延伸产业链。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粮食精深加工和就地转化,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改变“农村卖原粮、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加强粮食主产区产业链的本土化,将产业链向前后端延伸,由单纯加工向生产、流通、研发、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加快全产业链和集群化发展。推动上下游科学分工和紧密协作,打造粮食产业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种粮农民更多地分享粮食产业链增值收益。

  二是围绕“四个竞争”,着力提升价值链。当前我国粮食产业附加值较低,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水平,因此必须从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四个方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增值空间和增值环节。强化创新驱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加强粮食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解决粮食相关产品同质化严重问题,支持企业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特色化产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升粮食产品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深入挖掘粮食多维功能,发展“粮食+文化+旅游”产业和工业观光、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实现生产、生态、生活协同发展。

  三是瞄准“五优联动”,积极打造供应链。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加快完善市场供应链体系。支持企业通过定向收购、订单生产、土地托管等方式,建立标准化、规模化优质粮源基地。打造现代仓储物流配送体系,畅通产品供应渠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滞销风险。积极探索“粮食+互联网”,大力发展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粮食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解决粮食在收储、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浪费现象,尤其要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只有每个环节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构建起支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粮食安全体系。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河南保障粮食安全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研究”(20A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