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和广度
2020年10月21日 09: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1日总第2030期 作者:李小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后,国家已出台多个政策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强调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型城镇化主要有三个维度的表现。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不仅是户籍身份的转变,更是人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从传统农业社会向新型现代社会的转变。我国3亿多流动人口虽然长期身在城镇,但根依然在农村,衍生出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众多新的社会现象。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因素,制约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破解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有力抓手。

  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公共服务的城镇化。只有城乡的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居民才能共享发展的成果,才能释放城镇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速城镇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是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结构为基础,基于熟人社会集聚起来的生存空间,其管理依靠熟人关系,治理手段主要依赖人治。新型城镇化将提升治理能力,转变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手段,促使形成管理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政府、企业以及民众齐抓共管的局面。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事物的发展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均衡,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根据城市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功能互补和错位发展。中心城市指在经济区域和城镇体系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

  从经济上看,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贸易交流的集散地,人口集中,企业云集,产业完整,能较好地集聚资源,吸收转移劳动力,从而能够繁荣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组织能力,提升整体区域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从科技角度看,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技术进步的策源地和创新创业基地,科技力量雄厚,人口素质较高,创业氛围浓厚,易于形成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科技优势,将中心城市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创新创业的前哨,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科技引领作用。

  从服务水平看,中心城市作为所在区域的交通枢纽、信息中心、商品物流集散中心,是推动区域发展和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因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服务支撑功能,促进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渗透和带动作用,增强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是城镇化建设中的物质载体,也是居民的物质财富象征。客观地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部分地区过分依赖土地财政,超量开发房地产,出现了一些空城甚至“鬼城”现象,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透支了城市的支撑能力。因此,要按照区域人口规模、需求大小、产业结构等性质,来综合确定土地供应数量、结构方式,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因素,减少目前的库存总量,积极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改革。

  同时,要坚持遏制房价过快过高增长,将房价保持在合理水平之内。要回归房屋的居住功能,将房屋所附加的教育等功能与房屋自身的居住属性相互剥离,从而遏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另外,要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权,逐步改善其居住条件,落实对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性补贴,扩大廉租房的覆盖范围,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统筹协调好保障房与市场房的关系,确保人民群众不因家庭困难而陷入生存困境。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宜居的前提是在城市规划上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集约、高效、舒适、美观作为新型城镇的规划理念,将绿色低碳融入城市建设之中,把山清水秀作为城市名片,突出城市个性,传承城市基因,融合自然风情,避免千城一面。

  宜居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凸显服务意识。采取“管好两端,服务中间”的思路。一端要做好教育设施建设,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科学规划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建设。新建小区要按照国家规定配备适量学位,彻底解决适龄儿童就学难的问题。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可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解决城镇建设中融资难的问题。另一端要构建多层次新型城镇化养老体系,兼顾照料生活、护理康复、精神抚慰、家庭援助等基本老年服务。在坚持居家养老的同时,做好社会养老的应对准备。同时,超前谋划各类便民服务设施,打造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公共卫生机构等基本服务设施在内的便捷生活服务圈,做好中间服务。宜居的保障是利用新技术,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确保城市安全。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完善城市自身功能,强化城市基本设施,做好应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准备,健全消防、防疫等方面应急体系,将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