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2020年10月21日 09: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1日总第2030期 作者:袁健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推进经济方式转变,西部地区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融合。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经济增长从自然资源依赖式向技术内涵式转变的重要保障。西部地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技术因素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低于东部地区,而这种差距无法靠增加劳动或资本投入来缩小。只有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生产要素发生质的变化,才能促进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从而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经济活动的劳动力指向规律和特点,制定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具体而言,一是可以不断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内在质量,努力改善人力资本利用率。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各项相关政策,促使现有人力资源调整结构、优化重组,尽可能释放其潜在的经济能力。二是可以借鉴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加快人才智力引进步伐。通过建立比较完整的微观运行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合理收入分配机制等,有效增强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当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是外延粗放型增长,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产量,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量大。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务必要转变到内涵集约型增长上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色优势产业是立足于区域产业基础、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竞争优势和生命力,并能引领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

  西部地区具备发展优势资源产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尤其在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上具有优势,并在有色金属、稀土、钢铁、钒钛稀土新材料和盐化工、磷化工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具有进一步加快建设的有利条件。西部地区要根据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环境条件,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养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直接关系西部地区竞争力的提高。当前,西部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仍然是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产业的不协调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具体来看,第一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不快。第二产业在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方面没有突出进展,工业生产技术仍相对落后。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更高层次的新兴服务业比重低,服务业结构不能满足工业、农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西部地区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一产业应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促使其比重继续下降。发展有西部地区特点的知识密集型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一条必由之路。第二产业应在总量扩张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技术产业。不能盲目“跟风”,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第三产业要注重质的提高,在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提升新兴服务业的比重。

  促进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融合。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加工、纺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等传统产业一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这些产业整体发展层次和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链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有利于在传统产业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产业融合,政府不仅要根据企业性质、类型和规模,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和技术方案,还要打破行业壁垒,允许民营资本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高效的“西部信息高速公路”。此外,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社会中介服务的支持,包括投融资、市场调研、产权交易、网络技术和法律咨询等多方面服务。因此,要大力发展新兴专业中介服务,并对传统中介服务进行改造、升级,使之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断提高专业中介服务的技术标准化水平。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