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我国政治传播的融合态势与效能提升
2020年09月22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2日第2016期 作者:陆怡

  进入21世纪,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新媒体蓬勃发展,媒体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一场媒体的自我革命已然来临。在此背景下,以传播政治信息、实现政治功能为指向的政治传播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传播渠道到传播效果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变革。媒体交融、相融、互融的趋势更为明显,整合、联合、集合的前景越发突出,亟待顺势而为、守正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传播呈现新趋势

  政治传播主体呈现多元交融趋势。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类新媒体构建出强大的公众舆论场,传播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时期。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为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改以往政治传播主体相对单一的格局。

  政治传播内容呈现宏大主题与微观议题的双重融合。在新媒体语境中,政治传播内容和资源更为宽泛。既有党和政府等政治主体以宣传、动员等方式,自上而下进行以主流价值为导向的政治传播的内容,也有广大民众借助新媒体途径,围绕热点事件和话题自下而上参与政治传播的内容。宏观抽象的政治议题与具体的民生政治话题共同构成了目前舆论场上的政治传播内容。如学习强国平台发布的一些专题短视频,以5分钟左右短视频的方式逐一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城市到乡村、从红色圣地到前沿城市的发展轨迹。这些视频改变了政治传播的传统传播方式,以更加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入情入理地阐释和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凸显了政治议题和人民意愿的双重融合。

  政治传播形态表现出超文本可视化互融特征。政治传播从原先的传统单一文本形式衍生出诸多容量巨大、信息丰富的超文本形式。比如手机H5交互、网页交互界面、动画视频、系列专题策划微视频、漫画作品、小游戏、AR增强现实等,使得政治传播可视化特征更为显著。

  政治传播渠道向微传播、微内容方向发展。“微传播”的特征表现为“微而不小”,形“微”实“威”。而图片、短视频、H5等“微内容”相对于传统文本来说,信息量大,传播面广,渗透力强,更需要传播者在见微知著、浅中求深方面下功夫。

  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传播面临挑战

  首先,覆盖面漏缺和势能弱化的情势亟须改变。就互联网海量信息而言,理论传播的总量相比新闻信息、娱乐信息、社交信息比重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个体在网络舆论场上的自我表达、自我传播也存在管理规则不健全,信息可信度不高等问题。由此产生的情绪化表达等问题,将对政治传播的价值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感性叙事和理性传播需要相向而行。新媒体语境下,一批感性叙事和生动创新的传播作品确实让原本稍显“高冷”的政治理论接了“地气”,有了“温度”,实现了相当可观的点击量和传播到达率。然而,信息和内容本身才是传播的核心所在。我们要处理好感性叙事和理性传播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纯粹追求视觉体验和炫酷科技感而忽略理论的深度和内涵,忽略作品要传递给受众的信息本身。

  提升政治传播效能要坚持“五化”

  一是坚持分众化。新媒体助推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受众要求,呈现出亲缘、业缘、地缘、趣缘错综复杂的社交圈层特征。因此,争取各圈层的受众成为政治传播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用分众化思维科学分析各社群受众需求,精准把握大众诉求,才能在不同群体间更加有效地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二是坚持互动化。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提升政治理论传播效能,必须实现政治理论的时代化和大众化,使政治理论传播主体与受众在平等互动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当前,信息技术新应用协助各类理论传播主体从讲台上走下来,让受众走进各类情境中去。通过“两微一端”新平台的动态沟通,可以为受众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不断增强其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是坚持融合化。无融合不传播,不传播不融合。新媒体语境中需要更好地联通各类主体“自我”与“我们”的关系,不断强化理论传播政治化与生活化、理性与感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融合,以理论舆论同频共振、互相促进,将党的理论创新传播推向深入。

  四是坚持平台化。要重视网络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容量大、用户广的网络集成宣传平台,将理论研究成果、理论宣讲内容、理论实践成果进行集中统一发布,对理论资源进行系统管理。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全时段、全媒体、全员传播,让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让理论传播永远在“现场”,理论宣讲“永不落幕”。

  五是坚持实践化。政治理论传播的目的在于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此,政治传播效能的提升最终体现在实践导向上。我们要重视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先进典型、决策咨询的传播中融入个体实践内容,让各个群体都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找到坐标、有所作为。

  (作者系苏州市新媒体联合会监事长)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