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道心人心”说的现实意义
2020年09月22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2日第2016期 作者:赵玫

  朱子“道心人心”说的成熟看法反映在《中庸章句序》中。他认为:“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

  这段文字有几个要点:其一,朱子认为,合理气而生人,理是人之为人的形上终极本体,气是人的形下气质形体。心属气质形体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上智或下愚,作为有形存在,皆有心。其二,心具有“虚灵知觉”的特点:心“虚”则能包万理,内含无限的道德原则;心“灵”则能随物感而应,自发地产生道德行为;心有“知觉”则能感凊暖、知温饱、别是非,心既拥有基本的生物属性,同时也具备道德判断的能力。其三,心可能呈现出道心与人心这两个不同面向:道心是理本体通过人的气质禀赋直接呈露自身,人心是受外物支配牵引而发生的知觉嗜欲。因此,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强调其根本在“性理”,它是纯然善的;人心“生于形气之私”,强调由“形气”影响所生,其善恶不定。其四,既然道心人心皆是感物而动的心之发动,是心之用,那么,隐含了一个如何做心地功夫的问题。朱子提出:“自人心而收之,则是道心;自道心而放之,便是人心。”(《朱子语类》卷第七十八)收放其心,是心的自我作为,因此,无论是实现遵从内心道德原则的道心,还是成为被声色臭味牵引的人心,皆依赖此已发之心的自觉。

  从这四点认识可知,在朱子看来,道心人心皆属虚明灵觉的形而下者,是理本体的直显或遮蔽。人人都能实现道心的自作主宰而为善,这是道德主体挺立的重要环节。

  朱子“道心人心”说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朱子在《文集》中记录了一则关于疫情传播中如何处置与病患关系的材料,这是朱子“道心人心”说的生活实践,在今天看来极有价值。

  朱子记录到,当民间疫疾流行,一旦有人被感染,可能有“邻里断绝,不通讯问,甚者虽骨肉至亲,亦或委之而去”的情况发生。为避免出现此类“伤俗害理”的状况,有人著书通告民众“疫无传染,不须畏避”。朱子不同意这些“著书者”的做法,他认为正当的做法是“告之以虽有染而不当避也”(《偶读漫记》)。

  “著书者”出于利害计较,即根据外部因素来指导行为,属于依后果而行动的目的论;朱子出于对道理的持守,即从道德原则直接呈现出的道德情感来判断与抉择,属自律的德性伦理。前者即人心之计较,后者守道心之本然。正因为如此,朱子支持后一种主张,强调道心对人的主宰作用。其意义在于:

  一则,对于世道人心的整治方面,基于一个超越性的形上根据,培植一种道德情感(道心),较之以利害计较来说服人,是更为普遍、根本、自然的。朱子认为人性与天理是一贯的,纯然善是性理的特点:“性即理也。当然之理,无有不善者。”(《朱子语类》卷第四)他同时指出,性理是万物的形上本体,“性者万物之原”(《朱子语类》卷第四),正因为如此,人的属性即自然的内在善性。这个内在善性感物而动,发而为情,则是道心,朱子言:“恻隐羞恶,道心也。”(《朱子语类》卷第七十八)因此,道心是人在待人接物时,内在本性的自然发生,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排除了诸如喜好、偏见、私利等经验性的目的对行为活动的干扰,更具普遍性。性理是内在于人的道德准则,而非外化的道德条目,则由此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是自律而非他律的,这对于维系世道人心的稳定,更自然地忠于人的本性,更根本而有效。

  在现代生活中,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表彰嘉言善行、培植道德情感,将会对社会长治久安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朱子的笔下,面对突发的疫情,其外祖父祝公(字永叔)曾亲煮粥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而为患病者分送;刘宾之亲自为患者诊脉送药而不顾及个人安危(《偶读漫记》)。这些都是重恩义的大举。这些嘉言善行同样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体现,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奋战的朴实善良的工友,奋斗在抗疫一线的美丽逆行者……这些人都是出于恩义而非利害计较在行人事、尽本分。发现这些道德行为的内在运作机制,在社会舆论与制度建构方面突出价值、有意引导,则人心之善得以培植,社会道德风化得以实现,这正是朱子所说的达到了民众能知“恩义之为重”而“信此理”的效果。

  二则,朱子“道心人心”说对发掘道德的根本原则提出了现实要求。朱子将道心看作人人皆备的道德情感,属形而下者且具“知觉”的特点。因此,它是挺立道德主体的关键环节,但不是最高境界。从现实来看,一个人萌生出道德情感、作出道德判断,这固然能让他实施道德行为,但若不能进一步挖掘与坚守道德情感背后的道德原则,这必定是不足够的。因此朱子提出,发现道心人心之别,以道心为主宰,这固然重要,但是进一步发现道德原则而能“常守得定”“纯一而无间”“守得彻头彻尾”(《朱子语类》卷第七十八),才能将心地工夫首尾相贯,最终挺立道德主体。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同时需要精神财富的极大富足。朱子的“道心人心”说论证了人人皆备的道德情感之发生机制与内在原则,同时为如何实现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为心地修养工夫的具体落实作了细致的说明。这些无疑都具有启发性的价值。

  (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朱子‘心学’研究”(17XJC720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