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即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超越旧哲学的根本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完整性、自由性和全面性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里人的发展的愿景,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想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时代,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思想前提在于确立对待自然界的科学世界观,必须将自然界当作主体来理解。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作为支配自然界的实践力量而存在着)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躯体的认识。”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现实躯体”的一部分,唯有真正认识和尊重自然,才真正表明人完整地把握和全面地尊重自己。完整意义上的真正自由的人,不可能仅将自然视为奴役的对象,因为被奴役者同时是剥夺人类自由的敌人。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被视作为我所用的手段性、工具性存在,带来的只是虚幻的自由,塑造出的只是片面的和异化的人性,唯有把自然界视为人类的“现实躯体”,视为人类所有需要的源头和动力源,自觉地将自然界主体化,承认其目的性,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完整性、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的现实性。
开掘和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体系及其创新,特别是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的意蕴。新旧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超越以往旧哲学的突出表现在于,从长期被哲学家们所忽视的实践出发来阐释人类世界的本质,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实践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性质。马克思克服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思维,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生相成的内在规律。资本的贪婪遮蔽了对这一本真关系的认知,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和人的自由的丧失。
高度重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表现是全方位的,既要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更需要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而且相对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等其他文明而言,精神文明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它赋予其他文明以意义与价值。“真正的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人的需要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它具有开放性、丰富性和发展性,而且从发展角度看,愈是具有精神性的需要,愈能证明人性的发展,其满足的迫切性和意义就愈大。归根到底,物质性的需要是为精神需求的满足而服务的。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的论断,能够充分把握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内在规律,从而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对抗性矛盾得到科学合理而有效的解决,人与人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成为平等友爱的朋友关系。这时,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的人便实现了其存在的全面性和自由性。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这一思想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把握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能够为确立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提供哲学世界观和价值信仰基础。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不能消极地理解为人类害怕自然的惩罚。人类的文明发展也不是表现在依靠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使人类更有能力来征服自然,而是人类基于对自律规律和人与自然内在联系认识的深化,更能自觉地意识到自然界亦同人类一样是具有目的性的主体存在,而且自然是人类自己的另一个自我,融合于自然是人发展自身的必由之路。因此,并不是人“侵犯”了外在的自然界,所以自然界惩罚了我们,而是人损害了人自己,破坏了自己的生命器官,因而损失了自己能够更好生存发展的能力。总之,反对主客二分并不是一味用外在性思维强调二者是如何统一的,而是要用内在性思维将客体包含于主体之中,将自然纳入主体世界之中。
当今中国国策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关系国运的高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最严密和最严明的法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按照系统工程思维的科学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与建设。只有走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之路,以制度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化,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并纳入政绩考核,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20年第3期,原题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研究》)
(作者系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