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贫困治理的内生动力驱动
2020年08月26日 09: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6日第1997期 作者:廉超 张亚萍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20年后贫困治理的重点将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需要研究建立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在相对贫困治理的新阶段,贫困治理战略应逐步向培育并激发相对贫困地区和主体的内生动力方向转变。相对贫困治理的内生动力作用机理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经济驱动。经济驱动,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对贫困问题的解决上,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因素之一。从经济增长对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路径来看:一方面,推动经济增长,将有利于推动各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而吸纳更多的城镇无业劳动者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断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伴随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流动,进而改变生产要素的劳动报酬分配状况,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比例,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及相对贫困状况。

  技术驱动。技术因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影响相对贫困的治理:一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将有利于推动落后地区和落后产业的技术进行变革和创新,从而影响产业的产出效益,提高发展落后产业的收入分配比例,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收入状况。另一方面,技术通过作用于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及其技能水平来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为地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有效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相对贫困状况。通过发挥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改善地区间、行业间、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缓解居民的相对贫困状况。

  制度驱动。发挥制度的驱动作用,完善制度体系,有助于激发相对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从根本上保障相对贫困地区的发展权益以及相对贫困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制度因素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影响相对贫困的治理:一方面,通过发挥制度对相对贫困地区的发展支撑作用和相对贫困主体的社会保障作用,有利于为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发展环境,进而激发相对贫困地区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推动相对贫困的治理。另一方面,通过制度来调节和完善社会收入分配状况,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份额,让广大低收入者能够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提升其收入水平和应对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改善相对贫困状况。

  资源驱动。自然资源禀赋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资源禀赋通过以下途径来影响相对贫困的治理:一方面,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将地区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立足于地区的资源禀赋,将地区资源禀赋转化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既实现了地区经济发展,又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进一步增强当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不断改善居民的相对贫困状况。

  社会资本驱动。社会资本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所能获取到的各种社会资源,对于激活相对贫困个体的内生动力具有推动作用。社会资本影响相对贫困治理的途径体现在:一方面,各种经济社会发展组织通过为相对贫困地区和主体注入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的支持,提供当地居民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要素和服务,改善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相对贫困群体实现自身的发展,需要依托各种社会关系,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发展的优势资源。这是个体融入社会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外部资源,是增强相对贫困群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

  人力资本驱动。人力资本,涉及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专业技能、健康状况等,是影响相对贫困个体能否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人力资本对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路径来看:通过提升相对贫困个体的受教育水平、专业技能等方式来提升人力资本,进一步提高其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有助于在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中增强综合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合理、更高的收入,通过自身的综合能力来维持和提升生计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摆脱相对贫困状态。

  相对贫困治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通过发挥经济驱动、技术驱动、制度驱动、资源驱动、社会资本驱动、人力资本驱动等的综合作用,将有利于充分激活相对贫困地区和主体的内生动力,构建起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机制研究”(2020MY B05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维贫困视阈下珠江—西江经济带精准扶贫与脱贫的机制与政策研究”(16CJL04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