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功能定位
2020年08月26日 09: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6日第1997期 作者:段升森 安娜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指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随后,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的指导性文件,对参与者、持股条件及股权管理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可以看出,不同于以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尝试性手段,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员工持股制度被置于更重要的地位并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使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新的亮点和突破口。

  不容忽视的是,任何有效的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员工持股计划要想取得实效也离不开基础理念的指导。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制度及实践正是因为各自有其完备而成熟的基础理念作为支撑,从而形成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完整的制度体系。作为“舶来品”,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指导理念相对薄弱,这也是导致制度早期功能定位不明确的重要原因。因此,新时期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科学的理论探索至关重要。只有经过持续而深入的理论探索,才能明确员工持股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何种角色,进而才能有理有据地在操作层面完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本文尝试从劳动者、企业和社会发展三个层面,分析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基点并揭示其相应的功能定位。

  双因素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表明,员工持股制度能够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深化民主管理。双因素理论认为社会大生产的两大基本因素是资本和劳动,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指出劳动的外在形式即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双因素理论实际上认可了劳动力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理论则认可了劳动者拥有这种劳动力资本的产权。两种理论相结合强调了劳动创造价值从而劳动者应该获取报酬的合理性,并认为创造利润的劳动者人力资本理应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但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的加深,要素市场呈现“资强劳弱”的发展态势。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资本对产出的贡献日益突出,而劳动者的技能片面化使其逐步失去对生产过程的掌控,获得比资本参与分配少得多的收入。这不但不利于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也导致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每况愈下。员工持股制度的引入正是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并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有益实践。

  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表明,员工持股制度能够使企业建立起努力和协作的利益共同体,提高竞争力。根据契约理论,一切企业都是一组契约的联合体。股东以契约的形式委托管理层进行经营管理,管理层又通过契约委托员工从事具体业务,由此形成“股东—管理层—员工”的委托代理链条。这个环环相扣的委托代理链条能否通畅运转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员工虽处于代理链条的底端,但其是否努力以及是否愿意并能够与上层主体保持密切协作是委托代理链条产生作用的基础。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及客观现实的动态变化,任何契约都是不完备的,这也导致企业内部委托代理链条可能因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存在阻滞和失效的风险。对此,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激励相容”的解决方案。员工持股制度即是一种激励相容:制度实施后持股员工便拥有了企业内部人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从而强化了其自身努力及激励、监督其他主体的主观意愿,有助于构建努力和协作的利益共同体。一方面,员工拥有股东身份不但有效缓解了与大股东的利益冲突,也能够对管理层起到反向监督的作用,从而有效协调了委托代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赋予员工对企业的管理权和表决权,能够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降低人才流失风险,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绩效和治理水平,进而引起投资者积极的市场反应。

  分享经济理论和民主经济理论表明,员工持股制度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现共同富裕。分享经济理论倡导社会利润应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由此员工报酬应来自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两方面,把员工的劳动所得与企业的发展状况、效益好坏联系起来。民主经济理论则重新界定了员工与企业主的关系,认为应当是一个经济圈下的公民身份而不是雇佣关系,据此企业员工应该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民主选择权利和剩余劳动的获得权利。分享经济理论和民主经济理论从经济制度的视角为员工持股制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其实现形式要以“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为原则进行积极探索。员工持股制度能够通过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保障劳动者的财产所有权、提高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度等途径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力,这对于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现共同富裕有着积极作用。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效应实证研究”(19CJJJ2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