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扶贫工作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教育扶贫是解决相对贫困的治本之策,是阻断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如贫困群体内生动力不足、多元参与机制不完善、民族文化与教育扶贫亟待整合、认定监测机制缺失等问题。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民族地区后续教育扶贫如何开展是关键问题。
坚持“扶智、扶志、扶技”相结合,解决相对贫困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困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和贫困群体依然存在“等、靠、要”等过于依赖政府的思想和行为,内生动力不足。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贫困群体转变思维观念,坚定脱贫信心,从思想上彻底斩断“穷根”,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其次,实施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帮扶对象,改善其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再次,通过搭建跨校协作和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平台,建立支教顶岗、城乡教师轮岗和互聘等制度,加大人才流动的覆盖面,并将推进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纳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和教师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提高民族地区现有教师待遇和引进人才待遇,积极引导各地大学生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为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人才保障。最后,加强民族地区支柱产业、民族特色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尤其是培养现代农业、服务业和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技艺等领域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为贫困群体免费提供技能培训、示范等非正规教育,推进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的发展。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构多元主体协同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民族地区的贫困呈现出多维度、多元化以及动态化的发展态势,说明仅靠政府单一主体推动教育领域的贫困问题,并不能满足贫困群体多样化、动态化的脱贫诉求。这就需要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促进”的相对贫困多元化治理的整体性机制。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从多个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与统筹安排,设计出扶贫工作的整体思路与总体框架,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通过教育培训、购买服务、减免税收等激励性、引导性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多元力量参与教育扶贫工作,建立全社会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教育扶贫战略体系。通过纳入信息化互动平台,多元主体间积极对话与协调,建设统一的教育扶贫工作信息交流途径,形成良性沟通机制。在各主体间搭设稳定、流畅、制度化的协调合作通道,最终形成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和产业,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民族文化支撑机制。解决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需要深入挖掘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各民族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借助网络、微信等现代媒介,将民族文化融入政策宣传教育内容。因地制宜地将学校课程设计与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发一些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如铜鼓舞、广西壮族风情文化等。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开发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健全服务管理机制。将民族地区本土文化融入教育扶贫,支持民族地区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创建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民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借助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信息化在线平台等传播手段,开展民族文化创新教育及智慧教育,推进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传播,拓展民族文化服务空间。
严格考核督查评估,建立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群体认定监测机制。科学制定相对贫困的认证办法,建立精准的相对贫困群体监测机制,是构建解决民族地区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前提。利用大数据信息手段,详细掌握相对贫困家庭情况,精准监测、及时跟踪其生产生活情况、帮扶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动态调整相对贫困认定标准、核查方法和确认程序,建立动态化的相对贫困群体监测机制和梯度退出机制。狠抓“控辍保学”,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相对贫困人口信息管理体系、风险监测体系和防贫保障体系,完善辍学补救机制,建立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贫困的监督和教育评价考核机制。对于相对贫困群体,做好辍学失学儿童劝返回校工作,完善梯度救助制度。省财政可采取减免学费、发放生活补助、免费午餐、住宿补贴等扶贫政策措施,降低贫困家庭的教育支出,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机制研究”(2020MYB053)、广西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博弈逻辑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