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全力构筑生命共同体
2020年06月16日 23: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7日总第1949期 作者:高国良

  当前,我国正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抵御疫情的斗争还远未结束。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迫使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构筑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需要从发展理念、立法执法、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入手。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摒弃工具理性思维。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需要全社会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近年来发生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说明,围绕野生动物买卖已经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日益侵蚀着生态保护事业的根基,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成了很大破坏。有些人误认为保护环境就无法发展经济、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一些逾越法律底线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正是源于此类错误观念。把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对立起来,正是工具理性的短视思维的典型表现。一些人追逐暴利的冲动已然掩盖了对法律和生命的敬畏,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存在,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压缩和破坏,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承受着很大压力。

  马克思曾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自然界是为人类提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正是在改变自然的存在形态的过程中人类劳动才能有所创造。人的存在是有限的,并不意味人可以一味地向自然无度索取,全然无视自然本身的客观规律。恩格斯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如果那种以取得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的工具理性思维彻底主宰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生产方式就必然将自然推向人的对立面,资源流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结果就很难避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既包含了对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也包含了对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主动继承,是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属性与原初关联的理性表达。人类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由工具理性的功利思维所驱使的对自然的奴役,必然会超出自然本身的承载限度,迫使自然以始料不及的方式报复人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和谐共生。

  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加大打击违法力度。此次疫情警示我们,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无小事。野生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防患除害必须拔本塞源,打击犯罪必须有法可依,立法机关要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的有关法律,破解执法机关的执法难题,以严格的法律法规服务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现实需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法律制度,为从源头上管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提供了立法保障。《决定》的通过,体现了立法机关对民众关切和舆论热点的回应,为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提供了法律支撑,并对即将开始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工作产生了直接的指导作用。立法机关要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与公共卫生安全之间的关联,完善立法理念和宗旨,科学规定野生动物的定义,明确划定禁食范围,补齐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和短板,为执法机关的执法裁决提供可操作性细则。针对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等犯罪行为,司法机关要重新评估处罚措施和力度,在刑事诉讼的基础上,还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加大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尽快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切断野生动物买卖的利益链条。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中央环保督查范围,这将有利于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保护野生动物的主体责任,确保有关部门真正扛起“守土”之责,有力遏制非法猎捕和交易现象。

  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生态环境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树立起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法治意识,同危害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做坚决斗争,积极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

  转变陈旧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只有转变陈旧观点,去除一些人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才能杜绝野生动物非法交易,进而消除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与隐患。那些热衷于食用野生动物的所谓食客,与其说在满足口腹之欲,不如说在放纵虚荣之心,他们视餐桌上的“野味”为所谓的身份和地位的标签,殊不知食用这类野生动物不仅对身体无益,甚至有害。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其次要加强对民众的正面教育。宣传普及传染病学、生态学等科学知识,引导人们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只是第一步,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保持与野生动物的安全界限,不要随意去侵扰它们的生存环境,“敬而远之”才是与野生动物相处的安全方式。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为了向自然要亮眼的政绩,也不是匍匐在自然脚下放弃发展,而是寻求人与自然相济相成、共生共荣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放下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尊重和顺应自然本有的秩序,静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自然之景,让万物各得其所,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美。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