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
2020年05月22日 0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2日第1931期 作者:吴布林 薛冬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强调:“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牢牢把握舆论场的制高点和制胜权,为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全球携手战“疫”营造清朗健康的舆论氛围。

  夯实舆论阵地,强化主体责任。舆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战场,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明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正气歌、夯实主阵地。强化主体责任是把握舆论场制高点和制胜权的前提和基础,传播学家曼纽尔·卡斯特曾说:“我们要感到我们身边所发生的都与我们的责任有关。”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自觉自主自律地履行职责使命,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上带下强化内部管理,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的舆论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布局中,并将其提升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要严格落实舆论监测、研判、回应、督办等各项主体责任,提高自身能力和媒介素养,健全工作问责机制,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第一负责人,最终形成党委集中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坚持正面宣传,凝聚社会共识。正面宣传是党提出的一项重要宣传原则和方针。通过正面宣传,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以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心,形成高境界的思想引领。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在当前复工复产、复市复业的关键阶段,让群众知道党和政府已经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凝聚民心极为重要。要强化正面引导,坚持正面发声,有深度有力度地扩大宣传成效,从而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磅礴之力;要创新正面宣传工作方法,以创新精神发现彰显新颖性的内容,力求思想的深刻性,彰显穿透力,引发公众强烈共鸣;要使正面宣传“接地气”,扎根大地,贴近生活,多用方言、顺口溜等鲜活生动的语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促使大喇叭响起来、红横幅拉起来、倡议书发起来,让民众能够耳目一新。

  统筹不同舆论场,促进多方联动。“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新媒体以其独特方式和运行机制在舆论场中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把握舆论场的制高点和制胜权,需寻求不同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完善并强化传播主体互动、议题设置互动和宣传内容互动机制,推动不同舆论场同频共振,因势利导,最终形成在党的领导下的融合舆论场。主流媒体要主动下沉力量,倾听群众的声音和意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搭建起与民众沟通的桥梁,及时发布、公开回应;自媒体要自觉启动自我净化机制,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发布信息广、传播速度快、外延功能多的优势,严格把握并主动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充当好舆论领域“把关人”的角色。不同传播主体最终应形成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深化合作的有效机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多方联动、有机更新,保证舆论传播中双向互动渠道通畅,不断深化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宣传工作模式。

  积极对外宣传,开展国际合作。世界与中国,中国与世界,在这场关乎全人类的抗“疫”战争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西方势力恶意操纵舆论,编造不实消息,各种错误言论甚嚣尘上。面对外来舆论的强烈攻势,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媒体,建构主动型对外宣传体系,向国际社会积极传达客观、自信、响亮的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正能量,塑造一个有担当、敢担当、能担当的大国形象。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求同存异、加强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务实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抗“疫”故事,让恶意舆论偃旗息鼓,让谣言在真相面前不攻自破。

  17世纪法国伟大哲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传世之作《思想录》中曾写道:“实力,而非舆论,方能称雄世界。然而,舆论却能瓦解实力。”舆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也更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牢牢占据舆论场的制高点和制胜权,最终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路径研究”(19WTSH02)、广西八桂学者项目“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