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是积极倡导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超越生命,以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最终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社会危机,也是学校加强生命教育的契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课程。思政课教师要抓住疫情防控的契机,履行好学校生命教育的主体责任。
以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为指导,把握好生命教育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科学的生命观。在生命本体论上,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路线,从而避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生命认识的神秘化、庸俗化和片面性。在生命价值观上,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强调,生命的价值体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实践关系中,具体表现为个体生命对他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从而超越了以满足自我需要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狭隘性。在生命过程和归宿观上,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坚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把生命的有死性与不朽性、小我生命的有限性与大我生命的无限性辩证地联结,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摆脱了西方死亡哲学的悲剧色彩。思政课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为指导,把握好生命教育的价值导向。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原理,讲透人与自然共存的辩证关系、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引导青年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疫情防控中普通人的“生命故事”,教育引导学生正视疫情带来的各种变化,学会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成契机。利用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人物和榜样模范,讲明感人事迹背后所折射出的生命光辉,引领学生接受思想洗礼、激励他们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
以强烈的生命关怀为中心,处理好生命教育的内容设计。个体道德的形成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人本身和人的价值是道德的根源。道德教育总是内含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规范、引导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生命教育中的因素来保证其根基。思政课教师要以强烈的生命关怀为中心,处理好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重视个体生命本身的教育价值,结合疫情中的现实素材,运用系统思维逻辑,把握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生命教育的五个内容维度。第一,教人处理与自我的关系。认识自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发掘生命的潜能,规划人生的发展,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第二,教人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理解他人存在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尊重他人、关怀他人,具有宽容的意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教人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生命存在的社会性意义,适应社会的要求,学会处理个人与社群集体的利益关系,懂得处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责权关系,养成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第四,教人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尊重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践行生态环保的绿色生活理念,追求可持续发展。第五,教人处理与世界的关系。学会理性思考死亡的意义,探索人类存在的价值,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创造生命的价值。同时,还要认识国家、世界的伦理,关心人类的危机,树立全球命运共同体观念。
以积极的生命姿态为引领,践行好生命教育的人文关怀。教育是生命唤醒的过程,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事业。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塑造灵魂的重任,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思想的引路人、生命的垂范者。在疫情防控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思政课要以积极健康的生命姿态,引领和激励广大青年共克难关,用实际行动践行生命教育的人文关怀。思政课教师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深的情怀,讲好网络思政课。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熟练掌握设备操作,主动研究在线教学的规律,提炼隔空传递的教学内容,超越课堂面授的情境呈现,不断探索适应教育教学新变化的新方法。用心用情上好各种形式的线上课程,在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或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到有情感、有色彩、有温度,让青年学生在远程课堂中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生命温度。此外,思政课教师要以健康向上的生命姿态,激励学生在疫情防控时期保持积极的生命状态。疫情越残酷,居家学习的青年学生越需要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情感支持和精神鼓励。思政课教师要更加体现对学生生命主体的尊重和关爱,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思想发展动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分享日常防疫措施和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疫情发展变化,积极乐观地学习生活,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思政课教师要以自己健康向上的生活姿态作垂范,带动学生,影响周围人,践行生命教育的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