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部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
2020年04月17日 0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17日第1909期 作者:廖雅琴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惊心动魄,先在武汉发难,随即席卷全国,病毒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疫情防控明确了思路、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给全党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当前,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人民群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国人民“一条心”,攻坚克难、自觉担当。奋战在一线的勇士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英雄交响曲,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出了优秀的答卷。那些感人的故事、那种高尚的情怀、那批英雄的团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是引领新时代思想品德的稀缺资源和生动教材。

  一是疫情防控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在一个世纪的风云岁月里,在执政70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挫折中崛起、在困境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但是,中国共产党仍然面临着种种风险与考验。人民群众对党的评价,更多的不是“听”你说得怎样好,而是要“看”你做得行不行,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业绩才能让人民群众口服心服。这次疫情防控,党中央高瞻远瞩、沉着应战,科学调度、靠前指挥,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迅速、果断地作出了科学部署和具体安排,极大地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领导全国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的格局。在危难之际与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再一次感受了党的温暖,领略了党的担当与魅力,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高高矗立在人民心中。

  二是疫情防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与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显示自身发展实力的同时也遭遇过曲折,也加大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教育难度。制度自信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深刻认知,建立在制度具有优势特别是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制度自信的前提是制度本身值得自信,有自信的价值才有自信的可能。这次疫情防控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各级财政拨出专项资金确保应诊尽诊、应治尽治,相关企业开足马力及时生产疫情防控所需医疗物质,大批生活必需品迅速调集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国人和世人面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动员高效、政令畅通、协调有力的优势,由于思想统一、上下齐心、左右呼应、各方配合,党和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指令直达社区和村委会,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迅速变成广大基层干部的自觉行动,真正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誓死战胜病毒、保卫武汉的生动局面。制度的优势彰显了制度的价值,坚定了制度的自信。

  三是疫情防控涵养了崇尚英雄、相信科学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也带来了思维的活跃、观念的变迁和思想的多样化。商品交换的规则、商品生产的牟利性以及异质文化的交流、交往和交融让部分年轻人混淆是非、颠覆标准,有的甚至走进了历史虚无、英雄虚无的误区,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泛滥之际,是一个需要英雄而又产生了英雄的时刻。无数英雄与英雄团队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顽强拼搏、科学应对,以实际行动抵制了病毒的侵袭,捍卫人民的生命安全,充分体现了爱业敬业、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与情操,树立了新时代英雄的高大形象,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共同点赞。一时间,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拥有无数粉丝,他们的身后涌现了规模巨大的追星族,他们的发声有如黑夜的光明,给人们带来了安慰与希冀。疫情是残酷无情的,英雄是有温度的,疫情防控造就了英雄,英雄的杰出表现必将推动全社会学习英雄、尊敬英雄,涵养崇尚英雄、相信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16YBA173)、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委托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科技、信息含量提升研究”(XSP2017W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