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穆石造像塔
2020年04月17日 00: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17日第1909期 作者:张想 图/文

  “映世菩提”特展2020年1月中旬在成都博物馆举行,共展出102件/套展品。该展以全新角度及视野重新审视成都地区出土的南朝造像,解读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结合青州、邺城等地的佛造像,阐释南北造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从侧面反映出中印两大文明间的宗教、文化与艺术交流。展品中,一件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文物——高善穆石造像塔,引起大家的关注。据介绍,该塔为迄今发现有明确纪年的中国模仿印度覆钵塔的最早实例,弥足珍贵。



  高善穆石造像塔出土于酒泉市石佛湾子,年代为北凉。甘肃省博物馆资料显示,塔高44.6厘米,底径15.2厘米。材质为黑色砂页岩质,基座已佚。塔基为八面形,八面各有一线刻立像,七身立式,一身端坐莲台,立像有头光,批帔帛,戴项圈,手中持物。各像左侧上角刻八卦符号。关于线刻立像的身份,研究者观点不一。有的认为是菩萨、供养菩萨、金刚力士,有的认为是供养人或供养天人,还有学者根据《涅槃经》记述认为应属佛教“八部”,即护持佛法的神王。

  造像塔塔基之上为圆柱覆钵形塔身,上刻隶书发愿文与经文36行,有明确纪年题为“承玄元年”(428)。首行写“高善穆为父母报恩立此释迦文尼得道塔”,其后是经文内容,为《增一阿含经·结禁品》中的一段。根据发愿文等信息显示,造像塔为高善穆为报父母之恩而立的佛塔。

  造像塔塔身为瓶形覆钵,这种风格形式来源于古印度,属国内已发现的仿制印度覆钵塔的最早实例。覆钵开八个圆拱无楣龛,七个龛内浮雕禅定结跏趺坐佛,一个龛内雕交脚弥勒,体现了北凉石塔塔身造像“七佛一菩萨”的基本形式。

  造像塔塔身覆钵之上为七重相轮,顶端宝盖象征天穹,阴刻北斗七星。而塔上的北斗七星、八卦符号等因素,可见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传统阴阳八卦、神鬼信仰、儒道文化的融合。

  高善穆石造像形制独特,雕刻精美,内涵丰富,作为我国最早的佛塔珍贵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