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2020年01月14日 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月14日第1857期 作者:徐建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全面阐释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话语自信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构建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是以知识系统、科学分工、产业结构为基础的学科设置、专业划分和课程体系的集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要求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此前提下,立足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尊重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谋划学科布局、汇聚学科队伍、筑牢学科高地、优化学科结构。进而,不断形成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新时代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关注新问题、聚焦大问题、把握真问题,统筹发展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冷门学科。要重点建设一批探索客观规律、推动理论繁荣、增强原始创新的基础学科,发展一批能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开创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力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扶持一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通过科学定位、夯实基础、拓展领域、突出优势、创新培植、补齐短板的思路,使基础学科扎实稳固、应用学科更具活力、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蓬勃发展、冷门学科后继有人。

  构建经世致用的学术体系

  学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创造、精神追求、价值观念的精神画像,其本质是理论与方法、学理与实践的统一。作为高度系统化、价值化、学理化的思想成果,学术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和载体。学术体系内在包含了理论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知识体系侧重于概念、思想、理论、观点、学说、知识、原理等方面。研究方法体系强调解题思路、策略、技术、程序、工具等。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学术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学术体系共同构成了科学化、层次化、条理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是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建构关于人与社会的理论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能力、学术水平、学术贡献的集中展现,决定了当代中国人的总体思维水平、心理特征和行为秩序。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不是全盘否定中国以外的其他学术体系,也不是用中国的学术体系取代他国已有的学术体系,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汲取他国发展中的有利经验,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学术资源。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诉求和发展需要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意识,立足中国实际、根植中国实践、聚焦中国发展、正视中国经验、围绕中国问题,解释中国发展逻辑,并且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造出标识性的概念、原理、方法,凝练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创新学术话语和学术表达,着力提升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能力。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思想精神、理论创造的外在反映,是以特定符号和言语表达指导人们思维方式和操作实践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结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表达。

  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站稳中国立场,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辩证地、批判地对待西方的文明成果,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要吸收和借鉴符合中华文化传统、民族思维、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一切文明成果。用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学术来阐释中国观点、表明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同时,要以科学化、民族化、现代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打造开放融通、互学互鉴,易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9ZTB024)、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9年度项目(19TZTSKB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