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龙:马克思主义与文化自信的深层逻辑
2019年05月23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3日第1698期 作者:刘小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与规律,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同样如此。对于文化自信的深层逻辑,我们可以从历史、价值和实践等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理解。

  第一,深入把握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文化自信不是一种直线式的文化复归,而是基于现代性语境的一种否定之否定式的文化重构与超越。回溯中华民族探索国家现代化的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这样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与文化的现代性重构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深层融合的过程。一方面,最初作为西方文化传播进来的马克思主义,通过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密切结合,以及与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尤其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而实现了其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另一方面,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救亡图存历史任务的,还有文化重构的重任。“强国者(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性)不能立国,而立国者(中国传统文化)又不能强国”的深刻矛盾一度无法破解,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这一方面是源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而且是一种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具有共性的文化形态和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引入而大放异彩,并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进行的文化交融、文化重组、文化再生的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不仅切实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第二,深入把握文化自信的价值逻辑。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和否定,实现了对当代西方文化的超越。当代西方文化在本质上是追逐资本利益的资本主义文化,具有资本逻辑裹挟下的文化扩张本性。近年来,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情绪在西方抬头,在一定意义上是西方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危机的一种征兆,因为在资本利益裹挟之下,不可能有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切关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坚持文化上的独立自主,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出了科学构想。这突出表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文化上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未来命运的深度思考,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区别于西方的新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道路选择、制度保障与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观念和方法上的指导,并通过与国家意志的结合、同外交理念的兼容、同文化政策的融合等方式,增强其在民众中的认同感及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亲和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书斋走向社会、从知识分子走向广大群众、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从中国本土走向世界舞台。同时,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上始终坚持从以现实的人出发,观照人的生存和发展境况,并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价值引领。

  第三,深入把握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与坚定文化自信处于同一个历史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从宏观的文化发展来看,文化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强有力的后盾,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则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物质前提和制度保障。从中观的文化结构来看,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协调好“一”与“多”的关系,既需要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多元文化的主导功能、辨别功能与整合功能,又需要促进各种文化形态的和谐共生。从微观的文化认同来看,促进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同,可以增强文化自信的主体力量,使之沉淀为人民群众深层次的文化心理,成为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

  另外,我们还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文本向简单文本转换,抽象文本向形象、可视的声像、影像作品转换的具体方式,在传播路径上实现从书面传播向电子传播拓展,由宣传教育为主向宣传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并重转向,最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向实践价值拓展、从主流价值观念向民众文化心理渗透、从主流文化形态向大众文化形态转变,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