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朋:凝聚担当精神 推动改革前进
2019年05月21日 08: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1日总第1696期 作者:陈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改革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改革会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在推动改革前进的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使改革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实践,它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指引和支撑。推进改革、取得预期的目标,需要改革者具备敢于担当的精神。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就告诉人们要重视思想、精神产生的巨大作用。担当精神就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领导全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改革开放以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敢于担当、勇于拼搏,大胆地试、勇敢地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使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不断凸显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必须继续担当崇高使命,坚定理想信念,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如果没有足够的担当精神,“前怕狼后怕虎”,改革必定止步不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责任重于泰山。全党一定要紧密团结起来,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夺取新胜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唯有以“敢字当头”的态度、勇气和决心,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不怕责任风险,才能勇往无前地推动改革。

  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敢于担当、不断推动改革的目标。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实表明,一个人只有心系群众、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时,他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义无反顾投身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大力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引导和促进广大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新时代,我们推动改革的决心非常坚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也很清晰。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推动改革的担当精神,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共同推动改革向前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