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代以来,我国大批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伴随着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富强的伟大历史性跨越。”百余年的留学史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曾几何时,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初创了党的留学工作,形成了独具价值的留学思想和实践。
党的留学工作的初创
在五四运动之前,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留学生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具有现代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爱国知识分子和共产主义新人。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通过先进的知识青年得以广泛传播。之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由此推动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真理道路的伟大实践。
五四运动后,中国多地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并酝酿建党。为了更好地凝聚全国革命力量,完成组建全国性革命政党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使命,培养革命人才成为当时的迫切需要,而革命留学成为革命初期党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渠道。
党的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
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本质是向当时先进、发达的国家学习国家发展经验,以富国强兵,振兴中华。如李大钊留学时的初衷就是“索我理想之中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留学活动特别是多批次派出人员去苏联留学的目的十分明确,即学习十月革命经验,回国建立革命政权,同时为党培养干部。对此,肖劲光回忆说:“我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到俄国去,学习革命道理,回来搞革命,改变落后黑暗的旧中国。”
通过留学途径培养“革命人才”,是解决当时中国革命各方面人才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例如,1929年6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关于改造中山大学的意见书中写道:在我们看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基本目标是为中国党培养懂政治和能够做实际工作的干部。为此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中国党之间需要建立密切的联系。要从中国的需要出发,进行有步骤的工作,克服一切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又如,王一飞在要求转陆大或军政大学的入学申请中写道:“现在我们在中国革命需要军事政治工作人才太急,如果可以学习军事的同志而定要经过中大毕业再转到军事学校,这是中国革命的实践所不能忍待的。”中国革命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大量掌握革命理论和革命经验的人才,而这是党在短期内难以做到的。因此,党在艰难的斗争环境中努力开创留学工作并取得了成功。这既是党自成立以来从未放松留学生培养的重要原因,也是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人才保证。因此,到国外留学是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党的干部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机会。这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
党的留学工作的经验启示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留学工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培养了革命人才,推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并为以后党的人才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从中西文明比较的角度看待留学。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党成立之前就有留学的经历,这表明他们对中西文明做过比较,认为留学是必要的。毛泽东没有留过学,但是他对中西文明有过比较。如他在谈到留学问题时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由此可见,这一批留学青年后来成为党的领导人,在开始倡导和推动留学事业时,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科学的,并结合中国的国情,积极寻求“中国化”的道路,对先进的文明进行创造性运用。
通过留学了解世界,改造中国。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对待留学,是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早在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建立新民学会,就是本着这一目的,组织会员去俄、法研究进步思想,了解世情,以图为改造中国所用。毛泽东曾说:“我不是绝对反对留学的人,而且是一个主张大留学政策的人。我觉得我们一些人都要过一回‘出洋’的瘾才对。”“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我想两三年后,我们要组织一个游俄队。”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特别强调留学生要为中国的社会变革作出贡献。在担任党的领导工作后,他重视派遣党员到苏联学习,回国后则委以重任。可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把培养留学生革命人才的理论变成了实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也积累了通过留学培养革命和建设人才的经验。
由此可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留学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借鉴和参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大思政’理念下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1VSZ04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