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共建共享、全民健康”。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真正达到全民健康水准,不仅要在医疗卫生层面提高专业技术和人文水平,更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医学与健康照护模式。其中,将人文社会科学纳入医学和护理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新文科”“新医科”建设,是当前医学科学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面临的当务之急。笔者将尝试讨论“照护”行为的社会基础和实践,并指出“照护”研究将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跨学科研究的新纽带,是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照护的本质——“互惠”
在人类学研究中,自马林诺夫斯基将莫斯对其“库拉圈”研究非“纯馈赠”的批判吸纳,并提出互惠理论起,互惠就成为了人类学理解社会的重要内容。波兰尼则指出互惠与再分配、市场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三种社会整合模式,他认为“互惠的交换”指的是以社会义务作为物品和劳力交换的基础,其交换目的是非物质性、非营利性的。因此,他的互惠概念较前人范围更加宽泛,也更具跨文化意义。可以说,互惠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照护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与实践形式,是人在脆弱状态下(包括身体和心灵等多方面)产生的他人给予同情、关爱与照顾等的行为,它充斥于人的生命全周期,是人类社会蓬勃发展的基石。照护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基础,也是一种互惠。在许多文化中,人们会期待成年子女照护年迈的父母,这种照护责任隐藏着亲属关系的互惠逻辑:父母在子女幼年期给予照护,孩子们则应该在父母年老时照护他们。当然,并非所有的照护行为都是基于这种已得到或者预期会得到的付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存在多种照护关系,标准的基于照护双方的二元互惠模式,以及简单的交换给予与接受的照护并不能解释社会照护,而是需要通过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来理解。因此,照护概念也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护理行为,它是一种复杂社会关系的联结,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达成的互惠行为;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看,照护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医疗的范畴,成为了一个道德的问题。
社会照护中的互惠是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嵌套的社会关系。在照护中,照料者与被照料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照料者通过自己的实践为被照料者提供了所需的照顾,而被照料者则把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作为礼物分享给照料者,用来回报照料者在照料过程中的付出,两者在互动中,同时也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并构建起了特殊的情感联结,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苦难与道德交织中的“照护”
从社会科学的发端来看,其产生于对社会苦难作出解释和回应,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回应社会苦难并积极参与到缓解社会苦难的实践中。然而,社会科学对于苦难的关注、回应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很快就被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裹挟,在启蒙运动对理性主义过度强调的基础上,趋向于专业化,一味地追求科学和客观,强调研究者的抽离等,使得当下很多社会科学的研究缺乏对于苦难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同时,基于利益最大化、商品化和人性自私论的现代市场逻辑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医学场域,也掩盖了人们之间存在的道德、情感、宗教和美学表达,引发信任危机。
有鉴于此,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Arthur Kleinman)呼吁社会科学应该回归其初衷,通过学术研究回应生活经验,理解人的道德、苦难和痛苦。他提出重新审视“照护”概念,将道德纳入照护理解之中,指出照护是关于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生活、自我及尊严的道德体验,“在场”则是照护最核心的部分。只有通过参与到对他人苦难如疾病、悲痛和失望的照护中,我们才能获得这种道德体验,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存在的苦难和他人的痛苦,并获得如何回应社会苦难的智慧和意义。正如他所言:“照护作为一种应对社会苦难的道德体验,只有在此体验中,我们才能寻找到智慧(search for wisdom)。只有亲身经历过不可避免的失望和痛苦、失败而获得的真实情感和道德体验才是智慧,智慧绝不是悬之高阁的理念(idea)。”
构建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照护模式
照护是对社会苦难的同情与关怀的道德体验,是一种发生于人们之间的充满爱与关怀的互惠行为,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互惠为核心的、回应社会苦难的有效人文实践,包含实际行动(身体照护)、情感行动和道德行动三个层面。以下从医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工作的角度理解照护的具体实践和意义,讨论“照护”作为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在医学人类学与医学社会学研究中,照护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实践内容。凯博文在妻子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后独自照护的经历,也让他对照护的理解更深一步。他出版了《照护》一书,集中讨论了照护的医学人文实践过程,并深入思考了照护实践的内在困难:“在照护过程中,则经常有两种感觉在进行拉锯式的竞争。有时候,一方面,你会感觉照护是一种负担,这种感觉相对苦涩;而另一方面,你又会相信,这种负担不管多么沉重,最终都将有所报偿,这种感觉则更加让人振奋。”照护是最直白的对社会苦难的理解和关怀,只有更多地去理解社会苦难才能更好地实现照护。换言之,照护是一种日常生活实践,需要我们怀揣着关怀和爱去理解和倾听他者,并与他者形成正向积极的社会互动。照护强调照护双方的交换,这种交换也重塑了照护者与被照护者的主体性,通过在场、参与、支持肯定和合作,照护行为得以完成。照护者在照护他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重塑了自我;照护对于照护者来说,也是一种“自我修行”。这种不计情感付出和经济利益的互惠也是对当下市场经济逻辑的一种批判和调和,是对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人的情感与道德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一种反思。通过个体之间的照护和整个政治经济环境下社会的照护,整个社会的信任才能建立起来并得到良好的维系。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现代健康医疗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解决医疗纠纷、体现现代医学人文关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务社工也积极推动家庭照护与社区参与,将照护的应用空间和实践场域拓宽,进一步解决我国当代疾病谱以慢性病为主导的转变下,医疗与护理资源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将照护观念带入家庭与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社会关系淡漠现象,加强了社会联结。进一步来讲,医务社会工作者践行的照护并非狭义的护理概念,它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实践,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推动照护发生的同时,自身也在实践着社会照护行为。
由此可见,照护可以从多个维度出发,将个体、社区和医院相整合,在实践中追求当下医学人文学科以人为中心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这种医学人文模式不仅仅需要关注照护的专业化操作,也需要促进普通大众在照护实践中形成互惠和道德体验思维,从而推动良性社会关系的联结,最终促进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照护是人类社会延续的基础,存在于整个社会日常生活之中。社会照护在人类社会秩序和生命历程中至关重要。生老病死都是需要照护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照护就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因此,应当建立一种走出医疗机构,走进社区和家庭,关注照护的社会文化属性,全社会关注的、超越生物学护理范畴的、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照护模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经验与全球共享研究”(20&ZD1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医学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广州南方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