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对民族复兴的价值意蕴
2022年09月29日 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9日第2502期 作者:魏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命题,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价值和发展内涵。在党的创建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指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历史进程,成为党开展一切奋斗、牺牲和创造的精神源泉。伟大建党精神既跨越时空回溯建党之初的历史图景,又勾连起百年来民族复兴的实践场域,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提供信仰支撑

  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力量,信仰和理想信念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成为指导人们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马克思主义真理贯穿自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历史进程。以民族复兴为使命追求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真理的不断创新推动民族复兴的实践进程。毛泽东思想系统回答并解决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发展阶段、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过渡、工业化建设、社会基本矛盾等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社会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制度、所有制形式、党的领导和建设、科学发展等展开理论和实践探索,推动现代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两个大局”的背景,对我国发展的条件、阶段、内容、目标等作出了总体理论性规定,是指导我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理论。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深刻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追求。中共二大提出党的目标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一目标愿景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得以从党的政治目标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理想追求,实现了向“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变革成为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内核的理想信念,内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成为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诠释责任担当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科学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何出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哲学命题,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指向。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任务,联合工农劳动者和士兵学生开展民族民主革命,推翻压迫阶级的反动统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基本前提。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展彻底社会改造的同时,为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与“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提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不断提升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新的发展征程。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物质文化需要”之外的“美好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党积极开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总之,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党为人民和民族谋利益的宗旨都没有变,始终将实现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活动的基本准则,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培育意志品质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革命品质的集中体现,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价值内核。新时代要继续弘扬牺牲和斗争精神,塑造共产党人的意志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续红色血脉。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认识到只有经过革命斗争,才能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才能求得生存、求得解放。有革命的斗争就有革命的牺牲,无产阶级是为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事业而诞生的,斗争和牺牲是其与生俱来的品质。作为“真正革命的阶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塑造出视死如归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将个人置于阶级、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之中,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诠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守,在奋斗和奉献中不断成就自己,将党的责任、人民的追求和民族的复兴融为一体,相信为民族和人类解放事业而牺牲是最值得和光荣的。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斗争环境要求全党必须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念,锤炼出坚忍不拔、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意志,做好应对长期斗争、敢于斗争的挑战和准备,在统筹“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开展新时代条件下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可靠的内在保障。

  强化政治保证

  对党忠诚的品质是对党自身以及党的事业长久发展的内在要求,不负人民的承诺是对党的群众路线和政治主张的深刻阐释,二者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作为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使命追求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已经融入血脉之中,并成为内在的政治素养。中国共产党人要把“讲政治”作为自己的必修课,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以实际行动宣示对党的内心虔诚。只有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和认同,才能确保成员对党高度信赖,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胜利实现提供政治保证。

  “不负人民”既是中国共产党回顾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作出的郑重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毕生信仰追求,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要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之,伟大建党精神不是悬浮于虚幻楼阁的抽象精神,而是具有实践理性的现实关怀,蕴含的内在价值不断丰富民族复兴的理论和实践。为此,我们要总结并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实现由内在精神向外在实践的价值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教育的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20&ZD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