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2021年06月24日 09: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24日第2193期 作者:吴琼

  基层党建是政党建设的基础和战斗力的堡垒,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要发挥基层党建的活力,在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上着力。只有在加强党建制度化建设、弘扬党建文化、推动党建协同、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基层党建才能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党的建设才能提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加强基层党建制度化建设是关键。制度是基层党建得以组织起来的基础,也是基层党组织创新性开展活动不可缺少的运行规范。可以说,基层党建制度化建设程度不仅可以折射基层党建发展水平,还能极大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吸引力。加强基层党建制度化建设,制度的完善和建构是首要前提,通过对基层党组织现有制度的完善以及废旧立新,形成完整的党的基层制度建设框架和体系,是基层党建制度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保证党的基层机制的务实管用,制度的制定应以基层党建的实践为基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能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协调,实现党对基层党组织的全面领导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制度制定的谋划方向。强化制度执行力是基层党建制度化建设的核心,应该强化党员的制度认同和制度执行意识。制度认同能提高党员尊崇、遵守与捍卫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励党员克服困难考验,带头依法办事、依法用权,这样,制度的执行才能彰显基层党建的生命力与效能。坚持制度制定与制度执行相统一,是基层党建强身健体的必然要求,更能为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弘扬党建文化是重点。党建文化由党的建设实践衍生,并作用于党建实践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党建文化是基层党组织的精神支柱,它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伴随党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不断发展完善,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强化党员政治自信和使命担当意识,进而激发党员在基层党组织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弘扬党建文化,最重要的是坚定文化自信,“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滋润和文化涵养,要发挥文化的价值与力量,就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红色革命文化之“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基”为党员提供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价值、精神与信仰的思想滋养,催生党员的文化自信,从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建设中的政治战斗力。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丰富道德理念,可以提升党员的德性修养,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在政治风浪中坚守党员的政治灵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精华,可以激励党员不惧任何困难挑战,积极投身基层党组织建设,勇担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政治使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改革开放精神,可以坚定党员树立远大抱负和崇高追求的理想信念,练就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拼搏实干本领。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强烈而鲜明地表达了赢得国家发展的自信心,正是这份底气,我们的党才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巩固,可以说正是这份由艰苦奋斗得来的自信,也为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推动党建协同是动力。基层党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所在,进入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发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抓基层打基础是落实党的领导的根本之策。事实上,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是管党治党责任落实的壁垒。我们也明显地看到,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突出,作风不扎实、机制不顺畅、工作形式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基层党建治理任重道远,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系统工程中的核心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是推动基层党建协同创新的科学指南。基层党建“共建”强调各基层党建主体共同参与建设,通过协作、协调,合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建“共治”倡导基层党建的共同参与、彼此尽责,各基层党建主体要围绕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效果的共同目标,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到位、不扎实的突出问题要通过抓好党建治理责任制,整合有效资源形成互联互动的整体合力,共同促进提高基层党组织应对风险挑战的本领和能力。基层党建“共享”强调基层党建治理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需求,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人心和团结群众的“桥头堡”。

  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是趋势。在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的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信息化技术对于基层党建的潜在价值,从而激发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其一,明确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基层党建的全过程,要首先摆正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党性方向,才能扩大党的领导在网络世界的存在感和影响力,这也诠释了党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的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障,网络阵地要成为党和国家主流思想阵地,基层党建信息化发挥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主导作用。其二,优化传统基层党建的职能。党建信息化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有效融合,正是这种强大的功能整合作用,使基层党建信息化具有了传统基层党建在管理、教育、服务职能上无可比拟的优势,促使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群众优势、组织优势得到全面巩固和强化,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三,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效率和质量是检验基层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利用大数据资源,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平台,可以精准而全面地分析党建工作动态,探究党建活动的发展趋势,为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务工作者之间、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各个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多维互动,提供即时无障碍沟通平台,让基层党建工作更立体更高效,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新形式。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肌体的“神经末梢”,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在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创新,要以创新破解基层党建矛盾和难题,基层党建才会更生动、更高效,群众根基才会更巩固,才有助于在基层发展中发挥党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