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网络助力个体应对环境变化
2020年12月16日 13: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6日第2070期 作者:郑节霞 薛彬鹏

  个体行为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当无法适应、协调外部环境的嬗变时便容易越轨。外部应激事件中的负性生活事件,是引发个体越轨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家庭变故、情感困境、学业挫折等,会诱发个体心理障碍和过激行为。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增强个体应对外部环境的心理素质、增加情感支持和扩展应对手段,使其行为不易超越规范或回归规范。

  外部应激事件之所以产生影响,是因为个体遭遇人生境遇剧变时,旧的应对策略已失效,而新的应对策略尚未确立。新旧应对策略的不确定易引发个体对新情境的适应不良,最终导致消极情绪增多甚至应对失当。这看似是个体层面的原因,但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看,则源于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或断裂。社会支持网络缺失或断裂的结果,就是个体不仅在物质、信息和手段等方面得不到支援,在心理与情感层面也缺少支持。就个体能动性而言,心理与情感支持所能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所以,由外部应激事件引发的极端情况就是个体无法认识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表现为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造成个体社会支持网络缺失或断裂的原因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进行理解。在变迁社会中,个体流动机会和范围明显增加,有些人甚至处于高频率流动状态中。流动造成的不仅仅是流动个体支持网络的缺失,也对他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产生影响。所以,个体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和断裂不仅有个体主动选择流动的维度,还有他人流动造成的被动缺失维度。流动的社会关系造成的是不稳定的支持网络,表现为个体的日常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如此,社会关系的流动本身成为个体最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事实上,不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造成了个体关于意义认知的不确定状况。因此,社会支持网络的缺乏,不仅可能导致个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使正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更有可能引发个体越轨行为。

  社会支持网络的稳定是构成个体意义的重要元素,同时也可提供个体行动的意义。个体往往赋予行动意义,即用获得的知识、成长的经历、构建的观念等思维图式对行动进行诠释。“寻求意义”范式强调了心理与情感支持的作用,指出了社会支持是一种精神的、情感的、信息的互动过程。意义建构主要来源就是社会互动,或者可以认为关系建构就可以成为意义。从此角度而言,意义建构就是提供一套面对外部环境的强有力的世界观。

  以在校大学生为例,我们更可观察到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性。就当下大学生的培养而言,我们往往忽视大学生是一个大规模流动的群体。这一身份特征并未被强调,也就导致其流动性并未被教育工作者、社会科学研究者所重视。这一流动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呈现出自身特征。所以,他们应对外部环境时的支持网络也呈现出与其他群体不一样的特征。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运行的不同面向。

  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往往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学校支持网络,包括教师、同学等构成的关系网络。在“同行者”范式框架下,心理健康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等与受困学生的关系是“同伴”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在一个安全、真诚和开放的生活环境中,陪伴受困学生一起面对困境,让其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以弥合断裂的社会联结。这就需要心理健康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等通过“关系重塑”恢复受困学生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良性的社会互动。二是家庭支持网络。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是离开家庭走向真正独立学习、生活的开始,也是在更广阔的社会中流动的开始,所以家庭提供的支持往往并不及时。例如,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成人,便忽视与孩子的情感、信息交流,对孩子在校园中的情况一概不知。这也导致不少大学生更倚重学校支持网络,学校支持网络的完整和周全对于受困学生而言更为重要。三是狭义社会支持网络,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主体的帮助与支持,是支持大学生应对外部社会的重要部分。很明显,这一支持网络尚在挖掘和建立之中。

  这三个关系网络有所重合,但又各自构成独立系统。因此,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要处理好三者关系。首先,各个网络之间应该具备功能的可替代性。这样,当大学生处于困境时,就可从任一关系网络中获得支持。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无法依靠个人独立建构,既需要大学生个体积极参与,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支持网络往往更为重要,这是由个体人生际遇的特点决定的。当大学生进入校园之前,他们会有更多的家庭支持。但进入大学之后,来自家庭的支持会相对减少。而当他们进入社会之后,来自社会的支持会更多。因此,就大学生所处人生阶段而言,学校应当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让他们处于完整且完备的支持网络之中。最后,家庭的支持仍旧是最关键的系统。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大学生成长的天然和第一任老师,学校支持、社会支持都是在家庭支持系统基础上的延伸、拓展和提高。

  总之,身处转型社会中的个体会遭遇相对较多的外部应激事件,因此社会支持网络显得尤为重要。而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是一个涵盖从个体到社会、由微观到宏观分层分类开展帮扶的整合过程,需要联动受困个体、朋辈、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JDSZ3049)、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9SCG16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