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的“扶志”教育
2021年04月08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8日第2142期 作者:谢枝文 龚天姿 李庆功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困’要与‘扶志’相结合”。为了实现受助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除了对学生的经济帮扶外,还要格外注重对其心理、精神上的帮助,在资助过程中加强“扶志”教育。基于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资助体系的发展现状,结合现阶段贫困研究中“认知税”理论的新观点及其研究成果,从“扶志”教育的角度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现状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表示,要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十余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国对学生资助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工作内涵不断丰富,现已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善的高校资助体系。然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除了经济上的帮扶,还要注重其思想、精神上的长远发展。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作为育人基本任务的十大质量提升体系之一,要求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可见,我国在资助理念上已经由传统的经济保障资助转向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资助,但是理念与实际落实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根本上“脱贫解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认知税”理论及相关研究带来新思路

  在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不少学者进行了更深度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在现行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除了经济上的困境之外,更多地陷入了心理上的困境。《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思维、社会与行为》中首次提出了“认知税”这一概念,报告指出:贫困不单纯是缺钱,那种持续的、日复一日的与贫困紧密相连的艰难决策相当于对穷人的心理和社会资源征税,这种税加剧了认知的负担,进而导致穷人做出产生持久贫困的相关决策。

  认知负荷理论支撑了上述“认知税”理论:人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一旦认知负荷超过其容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就很难足够理性了。贫困会加重个体的认知负担,造成贫困者的注意力只聚集于当务之急,从而导致对其他更重要事情的注意忽略,所以难以做出长远的理性决策。这一点也可以用“稀缺心态”来解释。玛尼(Mani)等在研究贫困的本质时指出,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稀缺,都会让人陷入“管窥”状态,这意味着人们只能看见管子内部的事物,进而引发短视的稀缺心态。而这种稀缺与无能是相互作用的,因为当大脑被“稀缺”所充满时,人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其他事情了,其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都会进一步减弱。最典型的研究是印尼甘蔗种植户收获季前后的认知测试实验,由于在收获之后种植户的收入增加、贫困处境得到改善,他们的压力大大减小,在基于执行能力和流体智力的认知测试中的表现也要显著优于收获之前的表现。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满脑子想的都是最迫切的需要时,就会形成短视。

  除了加重人们的认知负担之外,贫困还会导致固化的思维模式。有许多研究都关注到了受助学生自卑、敏感、自我否定等倾向,这些特点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对自身认知不全面。顾世春在探究脱贫内生动力时指出,贫困“认知税”创建了贫困的思维模式,这种贫困思维模式将使贫困者缺少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竞争不过他人,会缺少对自身能力和潜力的正确认识,导致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另外,这种思维模式还体现在看待世界、看待未来机遇的观念上。贫困境况影响了人们对命运的认识与思考,朱里亚诺(Guiliano)和斯皮林贝戈(Spilimbergo)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和其他37 个不同的国家中,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人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概率要更低,也就是说“贫困境况”降低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追求成功的激情。《贫困的本质》一书中还指出,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而他们只关注眼前。可见,这些安于现状、悲观宿命的思维模式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受助学生的眼界与追求。

  认知负担加重与思维模式固化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决策。张彦驰进行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贫困心态会影响人们的跨期选择、风险决策等,即贫困会导致人们为了寻求即刻的满足而忽视长远利益,为了寻求安稳而拒绝为更大收益承担必要的风险。阿比吉特(Abhijit)和埃丝特(Esther)在探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困时”,还发现穷人依旧在娱乐、节日等消费上支出过多,而不愿意在教育、医疗上更多地投入。这些非理性的行为决策将会导致他们掉入“贫困陷阱”,引发持续的“贫困循环”。

  基于“认知税”理论改善高校学生“扶志”教育

  受贫困“认知税”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向于自卑敏感、缺乏脱贫主动性,认知上的短视还限制了其长远发展。扶贫先扶志,基于当前受助学生的这些特点,高校学生“扶志”教育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固有的认知模式,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目前高校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公开课之外还会组织相关主题的心理活动,但这些教育大多是心理知识的普及与输入,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也缺乏对于受助学生的心理关怀。受助学生自卑、短视等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对于自身的认知不恰当,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重帮助受助学生正确看待并接受原生家庭及自我现状,通过团队心理辅导、专业咨询指导等方式改变其固有的认知模式与思维惯性,并提高其自我调适能力。

  第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锻炼自立自强能力。脱贫内生动力的相关研究指出,价值观是跳出“贫困陷阱”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测量大学生的宿命论观念与未来取向也发现,“一个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已经注定了的”这种宿命的价值观会导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较低水平的学生更加短视。因此,在“扶志”教育上要注重改善受助学生安于现状、悲观宿命的观念,帮助其树立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综合技能培训与指导、“励志奖学金”“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的方式,给予贫困生更多机会去改善自身境况,锻炼与提升其自立自强能力与创业就业技能,让学生们看到并相信改变生活的希望与可能,以真正做到受助且自助。

  时代越发展,人们为认知不足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贫困“认知税”作为理解贫困、支撑资助体系的新理论,为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但基于“认知税”的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实践才刚刚开始,有待高校资助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20JDSZ319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