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经验
2021年04月07日 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7日第214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4月6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在北京发布。白皮书全面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

  白皮书记录了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介绍了人类减贫的中国探索和实践,分享了中国扶贫脱贫的经验做法。那么,中国贫困治理的主要经验是什么?消除绝对贫困后扶贫工作将发生哪些变化?未来的贫困治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围绕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度优势

  白皮书提出,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翻身解放到解决温饱、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为人类反贫困作出重大贡献。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与制度方面的优势,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法宝。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闽钢表示,党的领导是中国贫困治理实现超常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坚强政治保证。坚持发挥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组织管理架构,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机制,是中国贫困治理体制机制的主要创新点。在脱贫攻坚中,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农村基层形成党员打头阵、群众齐配合、全民齐动员的脱贫攻坚阵势。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经验说明,经济发展是消除贫困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告诉记者,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开发式减贫和保障性减贫相结合的减贫方式是中国减贫机制最为突出的特点。中国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两不愁、三保障”设定为扶贫工作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是摆脱贫困的目标,又是防止贫困发生的基础。因此,在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下,通过巨大的资源投入实现扶贫目标的同时,促进形成了一个防止贫困发生的制度性基础,即教育、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在华中师范大学中部地区减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陆汉文看来,中国贫困治理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明确责任分工,开展考核评估,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使贫困治理始终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二是坚持走开发式扶贫道路。三是激发贫困社区的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注重提升村级治理能力,使得贫困社区成为战胜贫困的活力源泉。四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向德平总结了中国贫困治理经验中的几个关键要素。一是人民为本。在减贫行动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彰显人的主体性,激发贫困人群的发展动力和发展信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扶贫策略和政策的制定、扶贫资源的组织和动员、扶贫资金的分配和扶贫项目的实施,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三是产业驱动。因地制宜形成以产业扶贫为主、多种扶贫策略并举的扶贫策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市场力量参与减贫行动,将企业引入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四是社会参与。党和政府动员、凝聚全社会力量,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参与减贫。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是中国农村减贫取得成功的基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政府主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减贫工作体系,包括组织领导、驻村帮扶、资金投入、金融服务、社会参与、责任监督、考核评估等制度体系。从贫困县到贫困村再到贫困家庭,中国的扶贫着重对贫困对象的全方位帮扶,在组织领导、资金、人才和政策投入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帮扶体系。正是由于这一帮扶体系,中国的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才取得了卓越成就。

  推进国家减贫战略全面转型

  白皮书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收入差距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将会成为衡量扶贫工作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在李小云看来,扶贫工作重心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贫困治理重点要从“治贫”向“防贫”转变。通过系统的防贫机制设计,防止脱贫人口重新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第二,贫困治理理念要从空间隔离到城乡统一转变。贫困将不再局限于农村,城镇贫困、农村贫困以及流动于城乡之间的流动性贫困人口等相对贫困人口将成为未来中国扶贫工作的主要对象。第三,贫困治理理念要从脱贫攻坚向长效常态扶贫转变。相对贫困的长期性与动态性特征,意味着不可能为其治理设定明确的时间点,而只能设定阶段性目标,其重点在于形成针对相对贫困的长效性、常态性治理机制。

  “针对特殊类型地区、相对贫困群体要继续进行开发式帮扶。”陆汉文建议,依托大数据建立自主申报和政府核查相结合的易致贫返贫人口快速识别机制,及时发现重点人群致贫返贫风险,第一时间跟进实施应急干预,构筑贫困人口动态清零机制。进一步改善脱贫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和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受益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精准帮扶。继续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利益联结与带动机制。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保障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强化就业创业支持,不断拓展搬迁人口生计渠道和收入来源。

  魏后凯向记者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减贫战略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减贫长效机制,统筹城乡贫困治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国家贫困标准、治理制度和政策体系。要根据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制定新的国家贫困标准,加快推进国家减贫战略全面转型。更加注重相对贫困,向高贫困线看齐,实现由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转变。在缓解收入贫困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多维贫困治理,实现由收入贫困治理向多维贫困治理转变。全面统筹城乡贫困治理,切实把农村贫困治理与城市贫困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农村减贫与城市减贫并重,最终实现由农村贫困治理向城市贫困治理的转变。

  相对贫困治理既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改善民生、让人民分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向德平表示,贫困治理方式的转变要注重以下四方面建设。一是注重探寻产业扶贫路径。要建立产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实现稳定增收。二是注重开启内源扶贫方法。要充分激发农民的主体性,实现增能赋权,综合运用文化、教育、就业等多种路径将能力培养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和人力资本。三是注重构建社会扶贫格局。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乡村振兴,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能动、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新模式。四是构建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以基本权利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广覆盖、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