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姜祠潜藏古建筑文化底蕴
2023年11月02日 10: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2日第2764期 作者:吴现为

  中国古建筑结构及营造技艺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受到国际重视,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古建筑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成为冷门“绝学”。2023年8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公告》,专项支持领域中列入了重要历史文化遗址或历史街区与古老建筑保护研究。颜文姜祠作为历时久远、具有元代大木结构的古老建筑,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研究和保护。颜文姜祠大殿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是一座传承了“孝”文化且建筑结构独特、造型优美的传统古建筑。现在看到的建筑外形是明清风格,内部大木结构为元代风格,大殿现存春秋、南北朝、唐、元、明清五个时期形制和风格的柱础。然而,大殿始建年代和祠主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笔者通过多年深入考证,把大殿内被世人忽略的柱础遗迹,与周边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对比,查阅历史文献,对照历史记载和地理位置进行分析,考知大殿的始建年代是春秋中期,颜文姜祠的真正主人是春秋时期鲁桓公的夫人——文姜。

 

  

 

  ■颜文姜祠大殿 作者/供图

  

  这座大殿从春秋开始,历经南北朝、唐宋、元至明清再建和修缮,成为我国迄今已知实物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时间跨度最长的传统古建筑。考证其始建年代和真正的主人,不但对于充实我国古代先秦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春秋时期齐、鲁、莒、纪等多个诸侯国,以及齐长城边防建筑遗址的建筑规制、政治文化和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春秋柱洞向汉代柱础的过渡形制 

  大殿建于1.3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17.2米,进深三间18.6米,单檐歇山式殿屋,高约15米,建筑为歇山顶木架结构。

 

  

 

  ■复原图与剖面结构图 作者/供图

 

  

  柱础就是柱下的基础,它的主要功用是将柱身中的荷重载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先秦时期的柱础遗迹均为柱洞底部垫石,目前发现的石质柱础最早作为独立的建筑部件是在汉代。陈从周1956年在《柱础述要》里论述的汉武梁祠石刻和孝堂山郭巨祠柱础,是现存最早作为独立建筑部件的柱础实物。春秋时期作为独立建筑部件的柱础一直未被发现。

  在大殿神像后,有一处石质方形柱础遗迹,该柱础遗迹位于正殿后门内左侧1.2米、距后墙约0.5米处。材质为石灰岩,与大殿后山体石材一致。该柱础尺寸较小,与后来重建的柱子规格相差太大,已不再作为柱础使用,铺于室内做地砖使用。该石质柱础高出其他地砖约0.5厘米,外形不规整,直角边加工不整齐,边角略有残损,边长约38厘米,中间圆形柱洞直径约为18厘米,柱洞内被水泥填充。这是一方造型古朴、无任何艺术装饰的素面柱础。

  迄今为止,未有文献资料对该柱础遗迹进行描述。20世纪80年代有一对相同的柱础,其一在维修地面时被移走,另一柱础因为比较牢固,作为地砖铺在地面,可能外表太过普通,一直未引起人们注意。由于在汉代以后开始雕刻柱础造型,不再雕凿柱洞,从该柱础依然雕凿柱洞且无任何装饰的形态来看,该柱础属于西周柱洞向汉代柱础过渡的柱础形式。

  距离颜文姜祠西南约7公里的齐长城青石关北城门南现存2个石灰岩柱础(洞)遗迹,经考证,青石关北城门南半部分为春秋时期原始建筑,该柱础遗迹为春秋时期原始遗物,其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642—前555年。距离颜文姜祠90公里的纪王崮纪王墓宫殿遗址,建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90—前600),在表面风化的岩石层上遗存多个柱洞,其中6个较为清晰,数个略残缺。这两处柱础遗迹与颜文姜祠柱础遗迹有很高参考和比对价值,大殿与齐长城柱础(洞)遗迹在尺寸、形制、柱洞等诸多方面都极为相似。大殿柱础遗迹的柱洞直径与纪王墓宫殿柱洞直径同为18厘米,三者年代应同为春秋时期,可知颜文姜祠大殿柱础遗迹和建筑的始建年代为春秋时期。

  在此之前,我国一直未发现商周柱洞向汉代过渡的柱础。通过颜文姜祠和齐长城大殿柱础遗迹来看,过渡时期的柱础看起来就是一块凿有圆洞的方形石块,无造型和艺术装饰,仅雕凿柱洞,难以引人注意,这或许是此前国内一直未发现春秋时期柱础的原因。发现颜文姜祠柱础遗迹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颜文姜祠大殿始建于春秋时期提供了实证依据,同时为我国传统建筑史上春秋时期的柱础形制填补了一个时代的空白,也为我国建筑柱础从西周柱洞时代向汉代柱础时代过渡提供了实物参考,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承载悠久文化的建筑史诗 

  颜文姜祠大殿的始建年代、数次更建既有实物佐证也有文字记载,包括未引起重视的《左传》中关于始建时的记载。

 

  

 

  ■永济桥东端的原僧王庙 资料图片

 

  

  春秋时期:《左传》【经】庄公二年,“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传】“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庄公四年:“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鲁庄公于公元前692年左右在齐鲁边界为其母文姜修筑宫殿居住。柱础上雕凿的柱洞是春秋时期的典型做法。大殿与纪王墓宫殿柱洞直径同为18厘米,符合春秋时期诸侯级别建筑规制。

  南北朝时期:北周(557—581)建造的情况记载于明嘉靖《青州府志》,当地百姓为歌颂、纪念文姜功德于北周年间立祠祭祀,现遗留南北朝时期1个柱础。

  唐代:唐玄宗曾指派重臣维修,并留下《中书门下碟文石碣》:“唐天宝五年立庙于水次。”现遗留1个唐代柱础。北宋熙宁六年(1073)进行扩建。

  元代:《颜神镇志》根据元碑记载元太宗七年(1235)在原址重建大殿,现存大木构架为元代所作。“仅存四壁,立余悉化为焦土”。重建后“焕然复新”。现有8处规格不同的元代柱础,大殿现存大木结构和基本建筑规模于元代定型。

  明清时期:明万历和弘治年间分别进行局部维修;《重修顺德夫人祠碑记》记载乾隆乙巳年(1785)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重修,但未改变梁架结构,所以现存的屋顶和斗拱造型基本为明清风格。

  综上可见,该建筑历经2000多年风雨,历经大火数次重生,最终保存下来实属罕见。从大殿柱础和历代重建与维修记载来看,大殿始建于春秋时期,不仅有五个朝代的柱础,还有唐代风格的建筑构件、元代的大木结构、明清时期的屋顶,其历史脉络清晰,物证充实,是我国一部绝无仅有的建筑史诗。

  文姜的历史地位与建筑文化传承 

  春秋时期铁器珍贵,能为文姜祠雕凿石质柱础,柱子规格同纪王宫殿柱子相同,其身份应为王侯级别,《左传》称“葬我小君文姜”,说明其身份和葬礼达到诸侯待遇。满足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建筑形制达到王侯身份、名为文姜三个条件的仅有一人,即鲁桓公的夫人,鲁庄公之母——文姜。

 

  

 

  ■纪王墓宫殿柱洞遗迹 作者/供图

 

  

  颜文姜神话传说多采用元代《齐乘》记载齐有孝妇颜文姜,事姑孝养,感动神明的神话传说。其原型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书·于定国传》,在后来晋朝郭缘生的《续述征记》、南朝顾野王的《舆地志》、唐代李冗的《独异志》未记载其姓“颜”,北宋时将文姜附会为颜回后代,陈琦的《续翁姑因地记》记载:“故居之地今颜庙是也……颜氏即亚圣之裔,顺德夫人也。”“弇”是颜文姜祠所在地旧称,该地春秋战国时期属于齐国马径邑,称作“弇中”。可见,文姜在宋代才姓颜,并且“颜”可能从“弇”(yǎn)演化而来,颜文姜祠应是“弇文姜祠”。

  颜文姜祠地理位置处于“非齐非鲁之地”。齐长城在博山境内有三条线,其中一条主线,两条复线。主线齐长城是齐鲁两国最早的分界线,青石关复线是齐国实际控制的军事分界线,主线与复线之间的区域变成了“非齐非鲁”之地。

  春秋三传均记述鲁庄公为文姜于齐鲁边界修建宫殿,《东周列国志》描述:车至禚地,见行馆整洁,叹曰:“此地不鲁不齐,正吾家也!”可见文姜当时所建的宫殿位于齐鲁边界,是既不属于齐国,又不属于鲁国的地方。从鲁国曲阜经青石关到齐国临淄的这条路是古代最近、最有名的齐鲁故道。文姜由齐返鲁途中停在“非齐非鲁”之地选址,只能是在这一交叉地点,所以此地符合文姜当时选址“非齐非鲁”的情况。

  《东周列国志》描述文姜居于此后,齐侯在不远处的祝丘石梁上修建了宫殿,从后来的“夹谷会盟”记载来看,永济桥西端的红门建筑群具有春秋时期高台建筑风格,该宫殿基址极可能是颜文姜祠附近齐长城上的齐侯宫殿基址,后来成为齐鲁两国“夹谷会盟”的基台。颜文姜祠作为齐鲁边界的政治枢纽,将齐长城建筑群(红门建筑群、青石关建筑群)、纪王崮建筑群串联了起来。

  文姜生活于齐鲁边界约二十二年,在鲁庄公未成年时参与了鲁国政事和军事活动,并多次参与齐、鲁、莒、纪四国的对外活动和调停军事争端,维护了诸侯国之间近百年的边界平静。文姜的政治活动使齐国后来多位国君敬畏,终齐鲁之世,虽两国互有侵伐争战,但更多是通婚友好,齐鲁之间保持相对和平稳定的关系。虽然纪国疆土已经被齐国吞并,但齐国未对逃亡的纪国王室赶尽杀绝,且礼葬纪伯姬。纪国王室逃往齐长城以南,在鲁莒两国庇护下又继续生存了约九十年,其中或有文姜从中调停的作用。

  综上所述,从颜文姜祠所处“非齐非鲁”的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来看,大殿始建年代应该为《左传》记载的鲁庄公二年左右(公元前692—前690),其原祠主应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女政治家,或是历史上国君年幼而母亲参政的第一人——文姜。文姜生时被尊称为姜氏、夫人,获得诸侯待遇,并让鲁国未亡于齐,春秋时期从王室到平民对文姜评价都很高。颜文姜祠大殿不断重建,不仅是一部春秋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史,更是一部自春秋延续至今的建筑史诗、文化长歌,让我们看到承载优秀文化的建筑,以转化、升华和不断重生的形式生存下来,并且在创新和自我修复后,最终形成更加优秀的新文化。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