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因此,要促进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为推进中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本文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资源开放共享、产业发展、溢出效应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和战略路径,以便更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共享
人工智能发展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在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增添动力。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但是,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担心丧失全球霸权地位,发起了与中国脱钩断链的贸易摩擦,实行技术封锁、经济制裁,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诸多高科技领域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面对这些制裁和打压以及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的高质量数据相对匮乏、基础技术积累相对滞后、高端人才相对稀缺、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行业应用壁垒有待消除、创新应用落地难等问题,我们更要进一步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共享,促进自我创新。
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共享,可以从增加人工智能创新的源头供给、完善前沿基础理论、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搭建基础平台、扩充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系统提升持续创新能力。人工智能的广泛渗透,丰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应用场景,突破区域间各种形式的壁垒,减少区域间经济社会联系的阻碍。随着数据和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人机协同成为主流生产和服务方式,跨界融合成为重要经济模式,共创分享成为经济生态基本特征。通过建立智能化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决策。在布局扩大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一个以城镇地区为基本空间单位的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系统,让不同地区能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在开放发展方面,加强各地区、各国之间市场、资本、技术的优势互补,构建先行地区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推动试验区率先创新、治理先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地区间人工智能发展交流。在共享发展方面,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布局,扩大算力规模,加快推进“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通过西部地区联通周边面向世界,积极搭建各国进行人工智能研发的交流平台,推动各国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方案,全面提高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而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资源开放共享。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成、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让人工智能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体现在实体经济的应用上,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制造业为平台,政产学研结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布了79个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可见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我国在大模型方面已建立起涵盖理论方法和软硬件技术的体系化研发能力。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金融、智能制造、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居于全球领先水平。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意味着掌握了发展制高点与全球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在算力、芯片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呈现快速增长和持续创新的趋势,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计算和数据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芯片和高科技领域制裁仍在加码的当下,我国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未来道阻且长。这需要在坚定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依托优势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围绕关键流程智能化、机器人替代关键岗位、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及具体应用,进一步加大技术攻关。鼓励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开放平台资源,带动产业链上核心芯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关键设备、大数据平台等关键环节的发展。坚持自主可控前提下的市场化发展,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促进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兴业态,布局产业链高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溢出
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显著溢出效应,将进一步带动其他技术的进步,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新一代人工智能通过实现实时通信、精准识别以及人、设备、产品之间的有效交互和沟通,实现多主体协同的有效发展进步。以5G为代表的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全球5G行业应用已经达5万多个,行业联接数已超千万。基于丰富的实践,产业界识别了5G在行业中的典型应用,如远程控制、视频回传、机器视觉、设备定位。这些应用满足了行业共性的刚需,目前已经在矿山、港口、制造等领域得到了规模化的应用。同时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动拓展了云计算、行业应用开发及端到端集成能力,因此要抓住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步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从而推动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溢出效应带来的联动效应在带动其他技术进步增进生产力的同时,会重构几乎所有的生产组织方式和行业格局,不可避免地会对就业市场和国民分配格局产生诸多冲击,进而出现工资极化。人工智能新技术革命会对劳动力市场现有的工作岗位进行较大规模的“洗牌”,也会在企业内部重塑组织结构和岗位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新技术在摧毁某些传统的常规技能岗位的同时,也提高了非常规技能者的回报,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规模性收入分配格局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应寻求方法策略,尽可能化解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利冲击,让劳动者更好受益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劳动者应不断地更新和提升工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变化的需要。企业应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从而促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技术—技能”的匹配关系。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人工智能可能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和国民分配格局失衡现象,通过社会保障和再分配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技术进步与收益分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事关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新一代人工智能资源开放共享、产业发展以及溢出效应入手,分析其内在逻辑以及战略路径,能够助力我国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但同时也要注意风险防控,强化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约束和治理,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经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BJY0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