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典型的“中国概念”与“中国话语”,是中国特色鲜明的经济发展实践。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和遵循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就经济发展质量维度提出的发展新要求。聚焦其核心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面、多维、多层的基本特征。
第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目标和要求发生新变化。战略统揽经济发展质量维度的“新提法”“新概括”和“新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转段”,即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转段”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问题不再表现在速度方面,更主要体现在质量层面。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其实质和根本在于发展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我国必须坚持人民需求导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只有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才能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以更加平衡且充分的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和需要。
第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财经领导小组,后于2018年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和中央财经委员会,旨在加强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并通过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要会议进行系统谋划、总体推进改革与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推动中国经济不断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台阶。未来,为了更好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持续提升党领导的组织功能和工作体系优势,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决定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支点,全面纵深推进改革和开放,进一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整体提升产业链水平。特别是针对供给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加高质量有效供给,持续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供给体系韧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人民个性化、多样化、转型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及对美好环境等方面日益迫切的新要求。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协同推进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打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存在的“堵点”“断点”,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和更全方位的供求动态平衡与结构适配。
第四,创新性、协调性、生态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是与时俱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引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指挥棒”。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必须着力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客观上要求围绕发展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全方位、多样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创新发展引领推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发展质量维度和领域。
第五,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决定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逻辑与方向。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市场机制有助于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更好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坚持经济领域改革发展的市场逻辑与市场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全面纵深推进要素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清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确保生产要素有效配置,避免源头层面要素价格扭曲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确保经济增长动态效率。此外,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企业家创新是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构建并完善激发企业家精神释放的制度环境,是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第六,通过全面创新、纵深改革和扩大开放,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活力,凝聚经济发展动能。
动力变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核心在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改革开放红利的持续释放,客观上表现为资本和劳动力的持续投入及要素效率的持续提升,是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我国自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能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日渐减弱,传统发展动力和发展红利难以维系。必须通过全面激活创新、全面纵深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叠加和系统集成的高质量发展动力体系,使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使最大中等收入规模群体造就的超级规模消费市场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动力,使结构转型升级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动力,进而推动发展方式朝质量效率型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存量优增量转型,实现发展质量的深层次提升。
第七,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际是实现全面且系统的现代化发展的动态复杂过程。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具体包括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基于比较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和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加快探索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新和完善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唯有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保障、综合支撑和有机生态。
第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理性分析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国内循环是国民经济有序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空间延伸和发展拓展,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广内涵的对外开放,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机会和共赢发展空间,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同时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
第九,统筹兼顾短期中期长期三时段、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供求两方面的多元多层多维要求。
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经济发展“好”和发展质量“高”,必须从多个维度考量。一是要统筹短期、中期和长期。长期要依靠制度体系和宏观规划统筹推进,中期要依靠政策跨周期动态调节推动宏观经济循环通畅,短期要依靠各种经济政策组合逆周期相机抉择调节,实现市场效率优势和政府有为功能的协同互补。二是要统筹微观层面企业高效生产经营,中观层面产业与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宏观层面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发展质量提升。三是要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民群众需求,将“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基础,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向发力,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有机联动和高效匹配,共同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抗击疫情背景下中国制度优势及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0VSZ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