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一体化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2019年08月28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28日第1766期 作者:刘修岩 秦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当前,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山东半岛等为代表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圈,已成为我国汇聚生产要素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阵地。在区域一体化水平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即便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传统意义上的“超大城市”“一线城市”,也要越来越多地依靠其所在城市群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区域辐射效应,去努力赢得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城市竞争。实现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及其内部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共赢,不仅有助于城市群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提振国内整体需求,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经济高效、区域协调和环境友好三方面内涵。经济高效意味着城市群整体上有更强的产业竞争力和更高的人均收入(产出)水平。区域协调则是要避免省区或城市群内部过分的“一城独大”,并将区域经济差距不断缩小或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也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环境友好关键在于,城镇化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这要求城市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度不超出地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上述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优化,即要为未来的城市(镇)化进程选择合理的空间模式。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广袤国土和庞大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适宜实施“多中心一体化”的城市群布局战略,即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多中心化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布局。“多中心”意味着在单个城市群中,不宜将人口和经济活动过分集中地布局在某个特大城市,而是应该发展规模互借、功能互补与产业互动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体系格局。“一体化”则强调在城市群内部打破行政壁垒,消除政策差异,强化区际协作,推动城市间生产、商贸和交通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真正实现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政策措施等多方面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而多中心空间结构与一体化发展模式相融合,可以在较为广阔的地区市场中,更充分地利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让大中小城市之间形成功能互补,中心(或次中心)城市之间展开良性竞争,提高地区经济效率的同时缩小城市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质量

  一体化本身就是打破各地的市场壁垒,连通城市群内不同区域市场的过程,会提升区域内各行业的竞争强度。相比单中心城市群的一体化,多中心一体化更容易促进城市间,尤其是中心(或次中心)城市间在开拓进出口市场、发展高端产业、吸引人口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等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由于城市群内部地理距离接近,市场一体化程度高,同一城市群内的多个大城市之间,产业竞争关系通常比分别属于不同城市群的大城市更为明显。尤其是主要位于区域中心城市的金融、科技服务、高科技制造业等高端产业,产品或服务的细微差异对企业利润影响很大,而且在特定区域内的市场需求总量有限,多中心城市群将使得高端产业的从业企业分布更广、数量更多、市场竞争更激烈,促进产业内部的优胜劣汰和效率提升,提高城市群尤其是中心(或次中心)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城市群的多中心一体化将通过共享机制提升区域的综合发展质量。市场和投资的一体化降低了地区之间公共物品的排他性,不同城市可以共享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的交通及物流设施。例如,海港、大型民用机场通常建设在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或者交通枢纽城市,并允许其他城市的居民和企业使用。单中心的城市群容易将基础设施过多地集中在中心城市,既存在使用量负荷大、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又会导致一些离中心比较远的城市出现“远水不解近渴”的情况。而多中心一体化的城市群可将机场等基础设施分散在几个次中心城市,如长三角城市群目前有上海浦东、南京禄口、杭州萧山等多个4F级民用机场,以海运见长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则拥有青岛、烟台、日照、威海等大规模货运海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基础设施过于集中而导致供不应求或者利用不方便的问题。第二类是更广阔的劳动力市场。由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大多集中于城市群的中心(或次中心)城市,该区域已成为吸引高技能劳动力的“主力军”,所以相比单中心城市群,多中心一体化的城市群通常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地点选择,可以“多点开花”地吸引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区域一体化也能保证劳动者便捷地购买到其他城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都是吸引外来人口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安家立业的重点城市,并形成了吸引更多人前来就业创业的地区品牌效应。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群的多中心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市场和投资的一体化与便利化,有助于产品、技术水平和包括劳动者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在不同地区之间趋同。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促进区域协调、缩减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机制。而多中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释放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当存在集聚优势时,要素和人口的空间集中一方面会导致高收入和高生产率相对集中于个别地理区域,并通过虹吸效应而自我强化这种高收入的地理集中和空间不平等,另一方面还会对集聚地点周围产生正面的溢出(辐射)效应。对于城市群而言,这种“个别区域”就是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单中心空间结构的城市群将更多的人口、要素(尤其是高质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在单一的中心城市,集聚优势和溢出效应只能在这个中心城市及其附近存在。而多中心城市群可以将人口和要素更为平衡地分布在不止一个中心城市中,这样可以让空间集聚带来的高收入和高生产率出现在更多地点,然后通过多个城市同时产生的溢出效应,惠及区域内的更多中小城市(镇),提高中小城市的收入水平,缩小它们与中心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辐射周边乡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

  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值得关注。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较为明显的多中心特征。上海作为城市群内最大城市、核心都市的同时,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大城市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次级中心的作用,与上海在对外贸易、高端产业、吸引人才等方面形成了互补与竞争并存的格局,同时也在地理影响范围上与上海形成了互补。如南京对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芜湖、马鞍山、镇江等地的经济辐射效果,在很多方面都强于上海。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也很典型。长期以来,城市群成员之间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很多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中小城市的主导产业都能与沪宁杭等中心城市的产业形成对接,或者承接了来自中心城市的制造业转移,生产一体化水平高。此外,长三角地区在公路、铁路、高铁、水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完善,地区之间的物资运送和人口流动方便快捷,交通运输的一体化程度高。这种多中心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间的良性竞争,缓解了上海的人口拥堵,也有利于中小城市更好地利用周边大城市的正面溢出效应。这使得长三角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人口吸引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同时也具有相对可控的内部地区发展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还保持了较为优质健康的生态环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经济转型中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的形成机制与经济影响研究”(18AJL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