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劳伦斯岛的人类学意义
2023年11月17日 10: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7日第2775期 作者:曲枫

  圣劳伦斯岛位于北美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楚克奇半岛之间的白令海峡之南。大约2000年前,圣劳伦斯岛成为史前爱斯基摩文明的中心区域之一,留下了多个考古学遗址。其中萨文迦村庄附近的库库莱克遗址的出土文物是笔者在阿拉斯加大学做博士研究生时的主要研究对象。

  库库莱克遗址的文物自90年前经发掘出土后,由位于费尔班克斯市的阿拉斯加大学博物馆收藏。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场2000年不遇的饥馑与瘟疫夺去了大部分岛民的生命。大灾荒之后,古老的史前文明是否因此中断不再延续,并以另外的面貌出现?如今的村民还会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以海猎为生吗?2019年夏天,笔者终于有机会登上这座位于太平洋北部边缘、把守着北冰洋大门的岛屿,现场解答心中疑问。

  岛屿与岛民

  楚克奇阿纳德尔湾的洋流从南向北流动,为圣劳伦斯岛屿四周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圣劳伦斯周边海域是海豹和海象的家园,并因此被誉为“世界的海象之都”。此处也是弓头鲸与灰鲸季节性迁徙的必经之地。

  岛屿位于北极圈往南不远的地方,因此长年被浮冰包围。它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多风,因为极夜的原因,日光稀少。夏天,人们会因极昼享受到太阳不落的奇异景观。如今的村民正是生活在古人生活的土地之上。海洋动物、四季纷飞的海鸟、驯鹿、贴着地面生长的寒带植物,构成了岛屿独特的生物群。每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鸟类生态及植物生态科学家会在岛上进行科学观测。

  圣劳伦斯岛上的主体居民是尤皮克人,属于爱斯基摩人的一支,有自己的语言,即尤皮克语,官方语言为英语。两个村庄的总人口不到1500人,远不及大灾荒之前2300人的规模。根据1971年美国联邦颁布的法案,岛上居民拥有岛屿的全部所有权。

  库库莱克遗址

  2000年前,被圣劳伦斯岛丰富的海洋资源吸引,不知从何处迁徙至此的人类在岛上定居,并创造了一种以海洋狩猎生计方式为特征的海洋文明。最早的岛民发明了一种用海象牙制作的镖枪头,可以十分有效地捕猎海豹、海象,甚至体型庞大的鲸鱼。他们在甘贝尔村、萨文迦村以及岛上其他区域留下了众多的遗址。库库莱克是其中文化序列保存最为完整的遗址之一,遗址在村庄东部10英里开外。笔者在两位村民的陪同下乘坐一种四个轮子的小型机动车来到遗址。库库莱克在1878年之前是一个繁荣的村庄。1878年至1880年的饥馑与瘟疫夺走了大多村民的生命,村庄因此荒废,成为废墟。

  传统生计

  西方技术文明的进入并未使古老的海猎文化消失。今天的岛民仍然是擅使镖枪的优秀猎手。虽然捕猎仍然是村民获取传统食物的方式,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岛民已经与世界体系连为一体。与古人不同的是,他们需要货币,因为许多东西需要购买。一些岛民是有公职的。村庄虽然只有800多人,但有村政府、经营公司、学校、医务中心、警务中心、邮局、超市,这些地方都需要工作人员。在笔者做博士研究查阅资料时,得知圣劳伦斯岛上并无大型动物生存,因而没有陆猎传统。然而到了岛上才知道,驯鹿狩猎已是现在岛民的流行生计方式之一。这又是为何?文献记载,19世纪末,阿拉斯加的教育部长杰克逊从楚克奇半岛引进了家养驯鹿,来帮助原住民发展经济。1900年,一些驯鹿被带到圣劳伦斯岛上。1916年,有人在萨文迦村庄的西部建立了驯鹿养殖基地,但是,圈养驯鹿计划很快失败了。驯鹿养殖成本太高,养鹿人疲于应付,鹿群大量死亡。最后,余下的鹿被放归荒野。圣劳伦斯岛上没有树木,地表覆盖着草与苔藓,这样的环境正好适合驯鹿生长。拥有了自由的鹿群很快在新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成为岛上重要的生计来源。对尤皮克人来说,他们更擅长做猎人,而不是牧民。

  文物“猎人”与猎人艺术

  登岛的第二天,陪同的年轻人德瑞告诉笔者,萨文迦人不仅是动物猎人,也是文物“猎人”。原来,因为岛上土地归岛民所有,包括地下文物,岛民在考古遗址上的发掘是合法的。他们有权“猎捕”地下文物,再出售换钱。

  老村遗址在村庄西部10英里之外,方向与库库莱克正好相反,景观也大不一样。村庄东部遍布草地,西部则是岩石裸露。遗址区则是堆积着黑土的丘地,很好辨认。陪同小德里克的外祖父依乌嘎克与外祖母谢莉正在一个深坑中用铁锹挖土。湿润的、新鲜的黑土被扬在坑的外面,形成了新的堆积。两位老人愉快地邀请我到家里吃饭。晚餐后,他们向我展示了以往的“狩猎”成果。收藏的文物以海象牙镖头为主,大多是图勒时期的,也有早到普努克时期的。他们对我说,希望很快找到老村遗址最早的文化层,因为每一件旧色白令海文化的海象牙文物都是精致的艺术品。依乌嘎克认真地对我说:“狩猎海象牙文物不是为了换钱,而是要寻找祖先的灵感。离开了它们,我无法创作。”海象牙是海象的上犬齿,突出唇外,有的可长达1米。许多北极民族将之作为制作雕刻艺术品的原料。2000年前的爱斯基摩祖先用海象牙制作镖头,海猎文化因此兴盛。

  每一件镖头都是精美的艺术品。旧色白令海镖头大多呈抽象的鸟形,上面雕刻着繁复的曲线纹饰。大灾荒并未中断海象牙雕刻技术的传承。萨文迦的男性以精于海象牙雕塑而闻名,依乌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依乌嘎克拿出了一件他自己创作的雕塑,是海豹母子相互依偎的形象。海豹妈妈有一张女人的面孔。在尤皮克人的世界观中,动物的本质是人,每一个动物身体中都有一个人形的灵魂。人与动物合体形象是他们雕塑创作中永不衰竭的主题。

  可持续栖居

  村长德尔伯特是因纽特北极圈理事会的成员,忙于参与各种大小小的国际性会议,为原住民发声。他说,作为一个小小的岛屿,我们已经承受了太多。无论是19世纪的工业捕鲸,还是20世纪的采矿、石化工业,都给脆弱的地球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人类与自然必须达成和解,不然就会有灾难发生。我们需要的是可持续栖居。

  每个星期四的晚上,村民们会在活动中心练习传统的击鼓、歌唱与舞蹈。参与者有老人、年轻人和学生。击鼓歌唱的多为男性老人,而舞蹈者则多为年轻人,有男有女。村民德莉亚说:“当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只熊、一只老鹰或一只海豹的时候,你就学会了舞蹈。”从热烈的鼓声、歌唱与舞蹈中,笔者知道,萨文迦传承千年的精神传统,即人与自然的亲昵关系从未中断,仍然在顽强地传承下去。

  圣劳伦斯岛今天仍然是人类学家眼中的“宠儿”。原住民语言仍然活跃,海猎传统在顽强延续,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更是使其成为北极人类学观察的重点。如同其他北极社区一样,圣劳伦斯岛岛民是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者,并依赖对环境观察而形成的独特知识体系建构其社会文化,满足其精神和物质需求,其人类学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正如一位北极原住民学者所描述的那样:“在生命的物质层面之下,我们知道我们与一切有着深刻的联系。”

  (作者系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