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字会议的学术观察
2023年11月17日 10: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7日第2775期 作者:方兴东

  在人类迈向数字文明的进程中,欧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时代重新发现欧洲独特的数字禀赋和价值,对于当下的中国不但有着应对中美技术博弈的重大意义,更有着迈入数字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长远战略意义。

  我在2023年参加了两场欧洲学术会议。第一场是2023年6月1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中国商会“中欧商业高峰论坛”,我准备了一个中德数字互信的发言。第二场是6月19日至21日,在芬兰举办的欧洲互联网治理论坛(EuroDig)。在我参加过的全球诸多互联网相关会议中,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乌镇峰会、EuroDig无疑都是高质量的论坛。而本次EuroDig全面呈现了全球网络空间关键议题,包括在全球数字契约、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都有涉及。不仅如此,论坛参会专家层次和发言质量都非常高,各个场次都令人不忍错过。

  在本次EuroDig上,最吸引我的当属芬兰交通和通信部部长蒂莫·哈拉卡(Timo Harakka),他是《数据资本主义》一书的作者。我此行的主要任务是承办一个“建立中欧数字互信”的工作坊。我与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首席专家吴飞教授、钟布教授主持“建立中欧数字互信”小组的发言。本次论坛中来自亚洲的只有我们三人。实际上,这是中国和欧洲之间沟通交流的最佳平台之一。只有这种相互深入,才能更好理解彼此,促进互信。在国际网络治理方面,中国还是后来者,在争取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互联网方面,我们更是远远不足。他们的办会方式,他们的视角和观点,很多值得我们学习。

  IGF作为全球网络治理最大的“神仙会”,全球各路“神仙”汇聚日本京都。俗话说,不会脱口而出Multistakeholder,你就不算迈进国际网络治理的门。没有参加过IGF,你就很难说是网络治理领域中人。随着联合国《全球数字契约》的推进,全球网络治理正引领历史性的转折,无论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IGF都是最佳观景台。

  IGF开幕之后第一场重磅专场,专注人工智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领衔展示了日本利用IGF进一步推动“广岛AI进程”的战略意图。需要指出,七国集团依然是IGF等国际平台的主导性力量,七国集团所折射的主导力量依然是欧洲发达国家。即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网民数量占据全球80%以上,在全球网络治理机制中依然处于参与状态,话语权很少,任重道远。

  会议期间,有欧洲专家问我,在数据和AI治理的制度建设方面,中国和欧洲最大的差异是什么?这个问题真有点挑战。我思考了十秒,回答道:非要说一个最大的差异,那就是欧洲是“先瞄准,再开枪”,欧洲的制度能力目前全球独一无二。而中国是“先开枪,再瞄准”。我们中国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喜欢让子弹飞一会,慢慢寻找靶子。有时候子弹飞得有点累了,也可以先停下来休息休息。一定要客观地看到,中国这种方式其实也不是坏事。首先,符合我们的做事方式和制度能力。其次,一切都有过程,中国在努力追赶,努力提高。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达到“边开枪,边瞄准”的新境界。正视问题,直面差距,奋起直追,还是我们当下真实的境况。

  数字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创新,尤其是制度层面的创新。但是,无论是新文明还是旧文明,其核心都是不断推动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造福全人类。作为有着文明深厚底蕴的欧洲,依然处于数字文明的中央,在急剧变幻的地缘政治浪潮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在工业时代落后的中国,在新一轮数字文明进程中,积极进取,不断突破,也站在了一个共同引领全球发展的新位置。文化交融、文明互鉴,推动中国更深入融入世界,也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根本使命。

  没有数字互信,就没有数字时代。今天,大国之间的数字互信和数字鸿沟开始出现问题。随着数字技术将全球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国与国的数字互信问题还会更加严峻。如何解决数字互信问题,我们面临两条道路的抉择,不同的选择其结局会完全不同。一条是消极防御,以隔绝、脱钩、去风险化等方式,通过更加封闭来应对。这种方式短期似乎可行,但事实上并不解决问题,更不符合长远利益。而另一条道路是积极防御,正视问题,在自身保持非歧视、公平竞争的开放的前提下,针对信任和安全问题,建立有效的技术方案和制度体系。后者才能实现数字时代整个世界的互联互通,才能实现双赢。如今,中欧之间的数字互信就面临封闭和开放的不同道路选择。多利益相关方机制应该积极发挥作用,站在人类数字文明的角度,积极推动立足长远、造福全体民众的开放道路。

  当然,当下最亟须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走出隔阂,加强中欧之间多层次沟通,这是理解和互信的前提。欧洲通过《通用数字保护条例》《数字服务法》《数字市场法》《人工智能法案》等,确立了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引领性地位。2024年4月20日,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纪念日。中国互联网30年,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黄金30年,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30年。在这一关键时刻,全球网民将达56亿,普及率超过70%,人类数字时代全面到来。数字文明不再是展望,而是现实。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也迈入新的阶段,尤其是数字时代的制度创新,成为重中之重。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