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独特的国家艺术评价体系的“全国美术作品展”(以下简称“全国美展”)引领着社会主流审美意识和审美评判,从近年的入选及获奖作品来看,美术界及艺术设计领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作品风格体现了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方向,关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强调时代精神的表达。艺术家们自觉地将艺术创作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密切联系起来,高度关注反映现实生活和展现新时代人民精神风貌的创作主题,时代特色和民族特点在作品中得到彰显,处处体现着深刻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和文化情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美术界创作、研究和探索的主流趋势。
家国情怀
艺术设计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反映了国家的内在凝聚力和认同感,也是民族和时代精神的象征,向全世界传达中国的发展理念、智慧和价值观。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整体设计》的外观形似麦浪在希望的田野上翻滚,设计独具魅力,既清新又庄重,通过艺术化的设计语言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生动诠释了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艺术家们通过作品对祖国丰富的文化进行了演绎。作品中的色彩、造型、符号等元素传递出艺术家对祖国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唤起观众对国家的共鸣与热爱。通过这些作品,无处不在的家国情怀跃然于视野之内,无声地呼唤着每一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共同关注。
人民情怀
新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在追求审美的同时,更加强调对人民情怀的表达。艺术设计也更需要接地气的“烟火气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十二届全国美展中,由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四校联合创作的公益设计项目作品《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旨在帮助那些还居住在土窑洞内的中西部农民改善居住条件,从而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整个创作、设计过程均为无偿服务。又如作品《便携风力发电机设计》,侧重于满足户外爱好者的需求,提供了一款便捷、环保且高效的电力支持设备,为人们的户外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不仅在外观上具有仿生学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更重要的是,整个创作设计的宗旨均体现出“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便利”。
从“窑洞改造”到“城市公共交通”,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将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同时融入其中,呈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通过作品中的细节和日常场景,表现出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唤起观众的共鸣与关切。同时,艺术设计也成为弘扬人民精神的载体。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方式探讨社会问题,反映人民在城市化、环保、社会公平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引发深思。
文化情怀
文化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领域,深刻理解、领悟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包容并蓄的文化视野,是创作出具有长久生命力作品的必要条件之一。
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一路温暖》以传统手工制作的侗族棉布为面料,植入现代化的前沿设计理念及制造技术,完美地将老传统与新现代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服装概念,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时尚文化的国际传播;《“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荷花造型进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现代高楼大厦、传统建筑以及周边环境特征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环境共同体。
艺术家们通过文化的象征符号创作艺术设计作品,不仅展现出对历史、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情怀,使作品成为表达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用创新的方式重新塑造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弘扬其价值。文化情怀还包括对本土文化、外来文化的探索,作品成为文化对话的平台,表现出多元的魅力。总之,新时代艺术设计以超越的文化情怀,传递着对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的热爱和坚持,同时也为文化的创新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创新思路
任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艺术设计同样如此。基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欣赏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新时代的艺术设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也成为新时代创作的主要趋势,艺术家在选择主题和方向时不断扩展思维、探索新领域,将更多的抽象和科技元素融入原有的主题创作中,以增强艺术设计作品的现代感和时代感,更好地迎合新时代人的视觉需求。同时,在创新过程中引入科技和数字技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赋予其更丰富的层次感。这种融合艺术与科学的趋势有助于推动艺术与科技的交流与融合,创作出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艺术设计作品。
情怀是源,文化是载体,创新是发展的方向,通过审视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艺术设计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创作正焕发新的活力。新时代的艺术设计蓬勃发展,一代又一代艺术创作者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开展创意实践,用新时代孕育的优秀作品回馈社会,回馈人民群众。
(作者系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