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形成了当代哲学的两大阵营。对此可以有两种态度:其一,两边互不往来,各做各的研究;其二,开展思想和理论上的交锋,取长补短,共同推进哲学的发展,这就是论辩与融合。笔者支持后种态度。但是如何开展论辩、达到融合,却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
关于分析哲学的理解
分析哲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弗雷格所开创,后经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发展,以及逻辑经验主义等学派的强化,在哲学中一度占据主导位置,特别是在英美哲学界今天仍然是哲学的主流。
关于什么是分析哲学历来有不同理解或看法,至今也未达成共识。对此可以考虑以下看法:任何一种哲学都有问题或领域、观点、理论以及方法这几个维度。人们可以按问题或领域给某种哲学命名,如语言哲学、数学哲学、心灵哲学等,也可以按观点及相应的理论来命名,通常也称为“主义”,如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等。从这个角度看,分析哲学不过是以方法特征命名的哲学。这里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下,可以研究语言哲学,也可以研究心灵哲学、数学哲学等;可以拒斥形而上学,主张经验主义,也可以接受形而上学,主张实在论。一个时期因为某个领域的研究(如语言哲学)或某个主义(如逻辑经验主义)的兴起,会占据分析哲学的主要位置,但这不意味着分析哲学就是语言哲学或就是逻辑经验主义哲学。放到更大时间跨度看,分析哲学的主流观点和热点都在变化,不变的是方法。所以分析哲学应该是一种因方法而聚合的哲学类型。换言之,不论研究什么、观点是什么,只要是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哲学,就是分析哲学。在各种分析哲学的理解中,笔者更愿意接受这种观点,这也是以下继续讨论的出发点。于是,什么是“分析的方法”,成为理解分析哲学的关键。
从产生看,分析哲学最初起步于弗雷格关于语言的分析,例如弗雷格在《论涵义与指称》(1892)等几篇论文中所展示的语言分析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弗雷格创建了新的研究范式,这就是基于数理逻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澄清概念和论证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从这点看,所谓“语言分析”背后的实质是基于逻辑的概念澄清和论证。这两部分也被称为概念分析和逻辑分析。由于这些“分析”,以此为开端的哲学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分析哲学”。其实无论概念分析还是逻辑分析,都要靠论证来进行,所以这些分析背后的核心是论证。因此下面对论证、逻辑和哲学的关系再作一些解释。
论证、逻辑与哲学
论证是一种常见的说理方式。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部分组成。论题是要说明其真实性的命题。论据是用以说明论题真实性的命题。论证方式就是推理方式。用推理类比,论题相当于结论,论据相当于前提。与推理不同,论证要求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命题。因此什么是论证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论证是由论据的真实性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的一种说理方式。
到这一步,可以看出,这里的关键是“推出”。如何保证这个推出是正确的,这就涉及逻辑。并不是所有的推出(推理)都是正确的,人在这方面的错误常有。逻辑的作用在于,只要遵循逻辑的规律或规则,就可以保证从真的前提得到真的结论。这种情况也称为“保真”。因此,要想正确地论证,就必须遵守逻辑,或称“讲逻辑”。
哲学要靠论证建立理论,论证要讲逻辑,这就使得逻辑在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多重要,金岳霖先生说:“如果哲学主要与论证有关, 那么逻辑就是哲学的本质。”不过,从论证的角度看,笔者觉得这个观点有可能过强了一些。要想得到正确的论证需要两个条件,真实的论据和保真的推出。逻辑所保证的只是后一部分。论据的真实性本质上不是逻辑问题。出于这一考虑,笔者更愿意将逻辑视为哲学基础。形象地看,逻辑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哲学的研究者们可以通过引进各种材料(哲学命题)以及对它们的处理(论证)从而搭建成相应的大厦(理论)。
如果考虑到哲学上的争论,这个平台也可以类比为赛场、擂台,不同的选手在这个赛场上竞赛,以去伪存真,推进哲学的发展。在哲学的赛场上,在求真的目标下,不是几次获胜就真的胜出了。相反,一个理论一旦登台,可能会永远处于被质疑、被攻击的境地。就像柏拉图的理念论,两千多年来,到今天也没有停止对它的批评。永远有人批评,这或许就是哲学人之幸。
欧陆哲学:分析哲学对面的哲学
从名称上看,欧陆哲学是以地域特征命名的哲学。从内容看,欧陆哲学大体上包括出现于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哲学,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阐释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哲学多以领域、观点、理论等方面的特征来命名。相比之下,分析哲学是以方法特点命名的哲学。作为当代哲学的两大阵营,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二者在名称上并不相称。据说“欧陆哲学”是分析哲学“送给”(也可以理解为“强加于”)这类哲学的统称。在分析哲学看来,它们是不同于自己的另类哲学。形象地看,这类哲学是分析哲学对面的“那家子”。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这里将欧陆哲学视为分析哲学“对面的哲学”。对面的哲学并不意味冲突和对立,可以是两家人,各家过各家的日子。不过,“欧陆哲学”这个名称实在是不贴切。作为一类哲学,它们的最重要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显然不是地域。因为欧陆也有分析哲学,甚至分析哲学自己就是从德国起步的。反过来,分析的方法也没有地域的限制,身处欧陆的哲学家当然可以使用或就在使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哲学。这或许可以说明,“欧陆哲学”只是分析哲学方面比较随意送给这类哲学的名称。或许也是某种无奈,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地称呼这些另类的哲学。
不过名称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其指称功能,就是有些不贴切也无大碍,大家都知道“欧陆哲学”指的是哪些哲学。现在的问题在于,本次讨论的主题是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的论辩与融合,于是需要知道,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究竟差在哪里了,最重要的不同是什么。
对此可以考虑以下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方法论的维度看,哲学会有一些不同的层次。比如,早期的哲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智者的论辩。智者是一批职业教师或演说家、论辩家。智者们演说或论辩的题材广泛,也会涉及哲学问题。但是,智者的演说是为了征服听众,论辩是为了战胜对手。因此,他们有时会为求胜而玩弄技巧,甚至流于诡辩。尽管如此,论辩仍然是一种说理,所以“说理”又是比“论辩”更大的概念。论辩之后是论证。论证中推理的部分要保真,这就是要讲逻辑。对于逻辑来说,又有形式逻辑和各种非形式逻辑。在形式逻辑方面,还有不同种类的形式逻辑,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数理逻辑,或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各种现代逻辑。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序列:
这个序列像一把标尺,可以用来测量某种哲学在方法方面的刻度,或称为“哲学方法论标尺”。如果用这把尺子量分析哲学,其刻度至少是“形式逻辑”,还可以到“数理逻辑/现代逻辑”。对于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三贤学说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来说,其刻度应该是“形式逻辑”。如果再考虑智者或之前的初级形态的哲学,它们的刻度应该是辩论或说理。
现在的重点是,欧陆哲学的刻度在哪里?看起来,至少应该首先到“论证”,还可以再进一步到“逻辑”,但是应该到此为止了。如果再往前,到“形式逻辑”,就与分析哲学没有多大区别了,成了一家人。相信欧陆哲学自己也不会否认自己是讲论证、讲逻辑的,但是既然与分析哲学不是一家人,要分手,那只能是不讲形式逻辑。这是二者的分叉点。
其实不讲形式逻辑不是问题,因为逻辑并不只是形式逻辑,还有其他逻辑。但问题是,既然是讲逻辑的,那就总要有某种逻辑,于是总要回答,欧陆哲学的逻辑是什么逻辑这个问题。有一个例子可以作为参照来做些说明,那就是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有自己的逻辑,通常被称为“辩证逻辑”。当然,欧陆哲学作为诸多哲学的合集,情况比单一的黑格尔哲学要复杂。但无论怎样,这个问题无法回避,总要有个说法。在不清楚这个逻辑是什么的情况下,不妨暂时称其为“欧陆哲学的逻辑”。于是可以得到以下哲学方法论标尺:
欧陆哲学的逻辑
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有诸多不同。以上分析表明,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最重要的不同是逻辑的不同。
关于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的论辩与融合有了前面的准备,现在可以回到主题,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的论辩与融合。
先看论辩。今天的论辩,已经不是智者时代的论辩,而是在依赖论证的论辩,也就是说,是求真的论辩,不是求一时之胜的论辩;是依靠逻辑的论辩,不是依靠技巧的论辩。所以,逻辑已成为论辩的“基础设施”。就像体育比赛,首先要有共同的赛场和设施。这不仅指物理的场地,还包括比赛的规则等。于是,拳击有拳击赛的台子,太极拳有太极拳赛的场子,各自有各自的比赛。一般情况下,不同赛场的选手打不到一起。当然,如果非要让拳击和太极拳打到一起,也不是不可以,那就要制定双方都可接受的规则,还是得有共同的平台。对于哲学论辩来说,这个平台就是逻辑。于是,要想让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开展论辩,首先二者得有共同的逻辑。
再看融合。这里的融合的本意应该是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两方是否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开展研究,推进哲学的发展。愿望良好。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融合,不是像今天这样两方人员坐到一起谈论哲学就是融合了。个人的交往和理论上的融合是两回事。能做到理论上的融合,首先要有共同的逻辑。只有在共同的逻辑的基础上讨论共同的问题,研究相应的理论,才能做到真正融合。所以说到底,如何融合仍然是个逻辑平台的问题。
综合上述两方面,无论是论辩还是融合,都需要共同的逻辑基础。但是目前看来这个基础至少并不清晰可见。如何完成这一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许有待于双方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欧陆哲学。
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既然都是哲学,就一定有共同的部分,既然又是“两家人”,也就一定有不同的部分。哪些是共同的部分,在哪里分了叉,哲学方法标尺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据此可以看出,二者都可以达到“论证”,还可以达到“逻辑”,在此之前都是相同的,分叉点出在“逻辑”之后,是讲形式逻辑,还是讲“欧陆哲学的逻辑”。尽管欧陆哲学的逻辑是什么现在还是个未解的问题,但从理论上看,它是存在的。如果要开展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之间辩论以达到一定意义的融合,首先需要寻找或建设二者共同的逻辑基础。
(作者系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