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交流
改革开放后,我有机会参加了几次出访活动,进行过一些不同形式的学习和交流,在自己的考古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
塞尔维亚与北马其顿之行
1983年初,国家文物局安排了两个参加出访南斯拉夫“文化代表团”的名额给四川。这在四川的文物界还是第一次,具体要求是派一名中年领导和一名年轻专业人员去。我有幸被选中,从考古工地上被召回,与省文化局文物处高文处长一同前往。事前我们做了认真的准备,并提前到北京进行了培训学习。外事部门特别安排了一位曾在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工作过的老同志,担任这个小型代表团的领队兼翻译。当年4月底,我们三人一起从北京乘飞机出发,经停巴基斯坦卡拉奇机场,当天抵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不仅是整个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当时六个加盟共和国中最大的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首都,坐落在美丽的多瑙河与萨瓦河畔。南斯拉夫友人直接把我们接到了河边的露天夜市,边吃西餐边聊天,身后还有提琴手在即兴演奏,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浓烈的欧陆风情。第二天,塞尔维亚共和国文物局的官员带我们转了一下市区后直接出发去看各处的文物古迹。他们做事讲求实际、不重形式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塞尔维亚共和国文物局的官员都是技术专家,一路上向我们做了细致的讲解,同时也检查处理各文物点上的保护维修等技术问题。当地的地面文物大部分是一些中世纪的古老教堂,一般都还在继续进行着日常的宗教和世俗活动。教堂归教会所有及使用,并负责保护和维修,只是在文物面貌和修复上受到文物局专家的检查指导,双方之间配合得很好。
教堂中的文物主要是一些圣像和绘画,有不少已经很残旧。当地专家一般不做修补复原,只对原有图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教堂的塔楼建筑和彩色玻璃窗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教堂中还常常安放着一些重要历史名人的灵棺,供人们纪念瞻仰,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习俗。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个古老的教堂里,对方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顿颇有仪式感的丰盛午餐。主人详细介绍了这座上千年教堂的历史和现状,让我们参观了他们收藏的一些珍贵文物。大家相谈甚欢,相互祝愿,切身感受到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密无间的深厚友谊。
我们在塞尔维亚共和国转了一大圈,参观考察了十多处文物古迹,也观看了纳粹德国大屠杀纪念地和南斯拉夫抗战纪念馆,了解到南斯拉夫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革命精神,也学习到不少先进的文物保护管理和修复技术经验。
代表团的后半程考察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南部的北马其顿共和国,其首都在斯科普里,这里曾是古老的希腊—马其顿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地下文物遗存。我们首先考察了城边的一处考古发掘工地,这是一个马其顿王国时代的建筑基址,面积不算大,但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考古队在现场的有六个人,有两个是考古发掘人员,却有四个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其中两人负责出土文物的修复保护和化学处理,另外两人负责遗址的测量和研究,并提出下一步的开放方案,为进行现场保存和展示做准备。这种通盘考虑,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展示研究同时进行的方法,在当时国内的考古发掘工地还很难见到,为我们后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除了考古工地,我们在北马其顿共和国还考察了多处希腊—马其顿文化时期的文物古迹,大多是一些石质建筑遗迹,很多已经做了原状的保护和展示,成为一种开放式的参观点。这种情况当时在国内也比较少见,为我们后来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提供了借鉴。
我们在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参观考察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各个加盟共和国主要是在介绍本地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古迹,却很少讲整个联邦共和国的历史文化情况。谁承想,不到十年,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就在国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分裂成了几个国家,我们考察过的地方已变为了塞尔维亚与北马其顿两个国家。又经过几次战争,整体国力大为衰弱。
瑞士之行
如果说1983年去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只是单纯的学习考察,那么1993年我再赴瑞士,则是带着珍贵文物去举行的一次重要的展览以及宣传活动。
1993年,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申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来访时,提出要求中国和其他申办国各带几件代表性文物,到瑞士洛桑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开幕式展出,以此作为一项重要的申办活动。
国家文物局对此极为重视,选择了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兵马俑将军俑、汉代金缕玉衣、清代龙袍、明代凤冠、唐代法门寺团花鎏金银盆、战国中山国四龙鎏金铜案、仰韶文化黑陶鹰鼎等九件顶级文物参展。国家文物局要求四川派一名同志带队,与国家博物馆一位有经验的文物保管员、国家文物局的一名翻译组成随展团,全程负责展品押运、布展、宣传、保护工作,以及中国奥申委交办的一些申办宣传任务。我被选中随展。
1993年6月10 日,我们与文物同机从北京出发,当天抵达瑞士苏黎世,由专业搬运公司武装押运直达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库房。
刚刚建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日内瓦湖北岸缓坡上,是一座掩映在林木之中的白色建筑。外观看上去只有一层,内部却是地上两层、地下三层、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博物馆。正门的右手边是主展厅,左手边有一个宽大的门厅,已被隔成了六间,用于六个申办国举办代表性文物展。
中国馆被特意安排在进门的第一间,主办方根据文物的特征和大小,已经在展室正面中央预先做好了一座双层展台,计划在上层安放三星堆的青铜大面具,下面摆放汉代的金缕玉衣,两边放置其他文物。我们将青铜大面具和金缕玉衣试放之后,感觉完全凸显出了这两件特殊文物的气势和内涵。我们又将兵马俑将军俑和清代龙袍分列于主展台左右,左面再放上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团花鎏金银盆和河北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四龙鎏金铜案;右面安放明代十三陵出土的皇后凤冠和陕西华县出土的仰韶文化黑陶鹰鼎,整个展室浑然一体,疏密得当,再用灯光一打,气势恢宏,雍容华贵。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主办方的精细准备和良苦用心,双方通过密切交流,真诚合作,很快达到了理想的布展效果。萨马兰奇主席等人还提前来观看了中国展厅。
随后几天,其他五座申办城市的文物也陆续运到并布展,各有特色,但大多是一些油画和雕塑,只有柏林把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顶部四马战车上的一个青铜马头高大原件带来了,颇有气势,但和我们的文物分量及展室布局相比,都相差了很多。
6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1893年首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就是在这一天举行的。1993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正式开幕,数千名各国嘉宾到场,很多人一进展厅就被中国申办展所吸引,参观者十分踊跃,反应热烈。在此后的一百天中,我们每天都在现场向各方面的观众进行讲解宣传,为申办工作增加了重要的分量。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奥申委还留下了一些宣传品和小礼品,要求我们继续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于是,我们每天在展室继续进行讲解宣传,当地的中国留学生还主动配合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在登山活动时,带上中国国旗和小礼品向各国游客进行宣传,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遗憾的是,由于某些原因,本次申办我们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我国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很快就成功申办并顺利举办了盛大的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今年又隆重举办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双奥之城”,大振了国威!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