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
2022年12月02日 07: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日第25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党的二十大强调,“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党史党建研究在学术发展、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方面初见成效,这一具有中国特色优势的学科迎来发展新契机。
 
  高质量建设中共党史党建学

  2022年11月初,中国人民大学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合作研究。11月27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知识体系建构与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齐鹏飞围绕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政治站位,明确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方向;二是加快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走出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三是优化整合学科建设的既有力量,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的人才体系建设;四是着力发挥理论媒体、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共党史党建学提供强有力支撑。
 
  这些提法和举措得到与会学者的认同与回应。“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术体系应包括理论体系、史学体系、党建体系和党的领导体系,在构建学术体系中应把这四种体系协调好,实现融合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谈道,尤其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党的建设学科而言,应当引导学生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探究一些实际问题,以更好地回答时代之问。
 
  “中共党史研究范式有革命史、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史三种范式,这三种范式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且兼容。”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陈金龙说,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时段和实际研究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研究范式,将不同的研究范式综合起来,推动中共党史书写的科学化、完整化。
 
  围绕如何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的人才体系建设,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程美东认为,明晰党史党建的师资关系,集聚地域党史党建人才优势是推进党史党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高质量课程体系,形成必读书目,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推动党史党建学科学生培养制度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是发挥党史研究资政功能的主要渠道和形式,是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表示,智库建设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坚持专业化方向和整体性推进;同时,要坚持把出成果作为第一目标,智库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加强战略性研究、对策性研究与信息类研究三方面。
 
  提升中共党史党建学建设科学性

  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彰显党史党建学科自身的特点。围绕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设置、研究对象、范畴方法等,理论界进行了热烈讨论。
 
  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统一性,奠定了党史党建学科融合发展的内在实践逻辑。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认为,党史和党建在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方法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但两者又具有同一性,都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学术支撑和人才支持为目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良书认为,中共党史研究在选题立论方面,不应单纯把历史问题理论化、“现代化”,而应史论结合,做到“有理有据”,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益人心智,依靠学术训练锤炼史德。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谈道,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前提实际上是处理好学术与政治、科研与教学、学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研究—教学—传播”三位一体的话语体系。在坚守政治立场的前提下,充分提升党史党建研究的学术化水准,扩大在国内国外的学术影响力。
 
  在复旦大学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刘红凛看来,应聚焦于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一体化角度,构建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与知识体系。在学术、政策、实践的联通中思考党史党建话语体系建构,归纳凝练党史党建学科的共识性概念、核心概念,在对相近、相对或相反概念的比较中来建构党史党建学的概念体系。
 
  发挥学术期刊的阵地作用

  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搭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目录、学科手册、专著、教材及建设学术共同体,而期刊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形成自主知识体系,既要有知识创造的过程,也要有知识集成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期刊管理中心主任林晨表示,期刊是知识创造的平台,也是系统集成的平台。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应发挥期刊的重要作用,还应协调好有组织的科研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在《中共党史研究》主编高远戎看来,历史性、政治性和综合性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基本底色,要全面理解党史研究中的政治性。政治性并不等同于政治宣传,而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强理论性,通过党史研究透视政治属性,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使学术研究成果为现实社会提供镜鉴。
 
  针对选题、论文查重、研究成果出版等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表示,要重视党史基本问题研究,适当放宽党史类论文重复率的限制,做好档案史料等珍贵资料保存利用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耿化敏表示,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繁荣发展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术期刊阵地。一是以书代刊,增加集刊出版力度;二是依托高校、创办新刊,培育服务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权威期刊;三是利用好现有党史、党建、国史等相关专业期刊,推动学术刊物创新发展;四是推动综合性学术期刊开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栏目,扩大党史党建研究的学术园地。学术期刊要科学把握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主攻方向,增强创新发展中共党史党建学的自觉性,把常规性的重大选题和周期性的热点选题有机结合起来。
 
  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不仅是专家学者的任务,也是学术期刊的机遇。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主编邱海平认为,学术期刊及其编辑人员要发挥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加强与学者、作者、读者的沟通交流,加强编辑队伍内部的学习交流,做好国际传播交流,努力做中共党史党建学的行家,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