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24年02月27日 1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7日第284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最终达成《阿联酋共识》。新年之际,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惠荣根据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情况,带领团队着手就《阿联酋共识》对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展开基层调研。

  在不久前闭幕的山东省两会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显然已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底色。落实“双碳”战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聚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山东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的核心工作之一。对于沿海省份而言,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这一战略任务的前沿高地,涉及决策部门、管理部门以及行业主体等多重现实面向,往往需要学者兼顾环境分析、制度设计、工具开发以及实施路径等多方面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法学的规范及案例分析。

  为切实了解相关单位的具体要求和实际运行情况,团队成员走访了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海洋局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在深入一线的调研中,他们意识到,目前海洋双碳发展亟须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特别是在蓝碳试点地区,法律法规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合法性依据亟须提上议程。在先行先试的特别功能区,团队成员走访了自贸区青岛片区和青岛上合示范区,调研了两区内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发展现状,通过联合研讨的方式力图厘清对接海洋碳汇的空间以及需要的配套政策。

  在山东当地的靖海集团等“海洋牧场”重点企业,研究团队全面分析“渔业碳汇”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化、金融化前景。特别是在承担重要功能的青岛港集团,学者们与实务工作者就地共同研讨在山东建立航运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可能性。山东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团队成员调研了位于青岛西海岸的“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在国际蓝碳领域推进的工作,并探讨建立区域碳减排国际合作机制的可能。经过一系列调研和科学分析,刘惠荣提出了“蓝碳交易市场”的培育路径,以及共建碳中和共同体的具体设计。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采用多种研究工具,深度挖掘、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数字化的运用带来对海域生物固碳量、现有蓝碳交易案例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的调研报告,研究团队与相关机构达成了建立运用大数据对海洋碳汇进行动态核算、精准计量定价的海洋碳汇数据库的初步共识。这也是刘惠荣和团队成员在新的一年即将着力攻克的学术难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